乌燕鸻
英文名:Rock Pratincole
学名:Glareola nuchalis
【简介】
乌燕鸻,学名为Glareola nuchalis,隶属于鸻形目、燕鸻科、燕鸻属。它主要分布在非洲热带地区的岩石河流区域。
【外形特征】
成年乌燕鸻具有暗灰或褐色的羽毛,显著特点为一条白色的颈环从白色眼线延伸至颈背,并且翼下有明显的白色条纹。喙呈黑色,基部有红色,腿则是红珊瑚色。乌燕鸻的体长为16.5至19.5厘米,翼展为14.3至16厘米,尾长5至6厘米,体重在43至52克之间。头至背部为暗褐色,带有白色眼线形成颈背的白色环状。臀部及尾根部为白色,腹部为灰白色逐渐过渡到下腹部的白色。翼下为深灰色并带有一定的白色条纹。此外,喙为黑色,基部带有红色,腿及眼均为红色。幼鸟缺乏明显的白色颈环和眼线,体表和下体呈现出斑驳的淡棕色色彩,其中腿的颜色更加偏橙色。
【生活习性】
乌燕鸻主要栖息于河流和湖泊岸边的岩石地带,受当地水位变化的影响呈现出季节性迁徙。该物种通常成群活动,一个群体由约26对乌燕鸻组成,在早间和黄昏时段在空中捕食昆虫等飞虫。其主要食物包括飞虫、蛾、蚂蚁、甲虫、蚱蜢和蝉等。日间炎热时,它们会回到水中活动。
【繁殖习性】
该鸟的求偶仪式非常复杂,翅膀高举以露出颈部羽毛并强调其环状特征。乌燕鸻是一夫一妻制,伴侣关系维持长久。繁殖期通常选择在旱季,雌鸟在被水环绕的平滑岩石凹地处产下1-2枚卵。乌燕鸻的双亲轮流孵化卵,有时还通过湿化腹部羽毛的方法来保持卵温。幼鸟孵化后即具有一种伪装色,在岩石缝隙间躲避天敌并迅速学会游泳。
【外型辨识】
乌燕鸻体型较小,有明显的白色颈环和翼下的白色条纹,腿色为红色。
【物种区别】
与马岛燕鸻相比,体型较小;与黄颈灰燕鸻相比,体色更加暗淡,后者拥有显著的翼型图案。幼鸟缺乏明显的颈环与眼线,体表和下体有斑驳的淡棕色特征。
【保护状况】
乌燕鸻目前处于IUCN无危(LC)的保护级别。
【地理分布】
乌燕鸻的具体地理分布可见于东鸟网等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