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鸽形目 > 鸠鸽科 > 鹑鸠属 > 白额鹑鸠
白额鹑鸠

白额鹑鸠

英文名:White-fronted Quail-Dove

学名:Geotrygon leucometopia

【简介】
白额鹑鸠的学名为Geotrygon leucometopia,是鸽形目、鸠鸽科、鹑鸠属的一种鸟类。该物种主要分布在多米尼加共和国的特定山区,历史上可能曾存在于海地。

【外形特征】
成年白额鹑鸠长约28厘米,体重约171克。头部、颈部侧翼和两侧为板岩灰色,前额有一个醒目的白色斑点。颈侧常常呈现红色或紫色,有时延伸到灰色的胸部。上身略深,带闪亮的金属蓝紫色光泽,腹部下方呈现出赤褐色。眼睛为红色,嘴尖端的淡黄色逐渐过渡至主要红色,腿和脚也是红色。相比成鸟,幼鸟颜色更为棕橙,缺乏金属光泽。

【生活习性】
白额鹑鸠栖息在海拔低至1800米的亚热带森林、高山森林以及干燥的仙人掌和灌木丛地带。其食谱主要包括种子和小型无脊椎动物,如昆虫、幼虫和毛虫。

【鸣叫特征】
白额鹑鸠发出的一种音响酷似短暂低沉的“haoo”或“cooo”,可以连续发出,也可以每0.5秒间隔一次,形成节奏较为缓慢的歌唱。

【繁殖习性】
白额鹑鸠的巢通常由枝条、叶子构成,内衬有细根和草等。巢多建于低矮的灌木或藤蔓交织处。一窝一般产卵1至2枚,偶有3枚,蛋壳呈米黄色。

【外型辨识】
白额鹑鸠与灰头鹑鸠的区别在于额头的白色斑点和较深的整体色调。白额鹑鸠背部和肩部的光泽比灰色鹑鸠更丰富,是海地鹑鸠中唯一的白色前额种类。

【保护状况】
该物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定为濒危(EN)级别。

【地理分布】
白额鹑鸠分布于多米尼加共和国的中央山脉,包括科迪勒拉中央山脉、巴奥鲁科山脉及内伊巴山脉。历史上可能曾存在于海地的莫恩拉塞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