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顶鹑鸠
英文名:Key West Quail-Dove
学名:Geotrygon chrysia
【简介】
绿顶鹑鸠,学名为Geotrygon chrysia,属于脊索动物门、鸟纲、鸽形目、鸠鸽科、鹑鸠属。它们主要栖息在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茂密林地中,偏好干燥环境。
【外形特征】
雄性绿顶鹑鸠的体长在27到31厘米之间,重量为109到212克;雌鸟略小。上身呈栗褐色,头部及颈背部位带有青铜绿或紫罗兰光泽。肩部、背部、臀部和内翼覆羽呈现出紫色或紫红色光泽,而内侧次级飞羽和初级飞羽尖端则是橄榄棕色。其喉部为白色,下颚则有明显的深棕色条纹,面部有宽阔的白色条纹延伸至眼后。颈侧和胸部呈粉紫色或灰粉色,腹部由白色逐渐过渡到深棕色,两胁呈现暗棕色。虹膜颜色为红、橙或黄色,眼周皮肤为红色,喙基部颜色较深,尖端为褐色,而腿和脚则为红色或粉红色。雌鸟的基本特征相似,但下颚条纹较暗淡,背部及尾羽边缘的栉蓝色则更为明显,胸部颜色更深。
【生活习性】
绿顶鹑鸠栖息于半干旱林地、低地灌木丛和湿润山地森林中,最高可达海拔500米。它们通常在未受干扰的下层植被中寻找食物和筑巢,有时也会接近居民区,特别是在巴哈马群岛。它们飞行时几乎无声。
【鸣叫特征】
绿顶鹑鸠的叫声呈现出一连串低沉的“咕咕”声,音调单一,持续时间为1至1.5秒,频率约在300至400赫兹之间,低音逐渐上升然后下降,最后以轻微的低音结束。
【繁殖习性】
绿顶鹑鸠的繁殖季节一般在2月至8月。筑巢时,绿顶鹑鸠通常用轻而干的枝条构成类似哀鸽巢的结构,常见于灌木丛下或有时直接在地面上,由松散排列的叶子构成。每巢产卵2枚,蛋色为奶油色。
【外型辨识】
绿顶鹑鸠与绿颈鹑鸠相比,上背呈现红或紫色而不是哑光棕色,且颈侧无明显的青绿色光泽,与鲁迪居室鸠相比,该物种的面部标记对比度更低,背部呈全锈色,并未有垂直的白色肩纹。与其他具有显眼头部及领部蓝色特征的绿顶鹑鸠相比,绿顶鹑鸠的独特特征更为明显。
【保护状况】
尽管在历史上曾在海地的干燥区域数量众多,由于人为猎捕及栖息地丧失等问题,其数量已大幅减少。目前被列入了IUCN红色名录中的‘近危’级别。
【地理分布】
绿顶鹑鸠的分布区域包括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和波多黎各,以及皮内斯岛和部分佛罗里达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