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森莺科 > 黄喉地莺属 > 灰冠黄喉地莺
灰冠黄喉地莺

灰冠黄喉地莺

英文名:Grey-crowned Yellowthroat

学名:Geothlypis poliocephala

【简介】
灰冠黄喉地莺(英文名:Grey-crowned Yellowthroat,学名:Geothlypis poliocephala)属于雀形目森莺科黄喉地莺属。

【外形特征】
灰冠黄喉地莺体长约14厘米,体重约13.2至16.4克。成鸟头部黄色,并有独特的灰色冠羽、黑色眼罩和眼周区域,眼眉纹白色。雄鸟上体呈灰橄榄棕色,下体黄色腹淡黄色,两胁淡褐色;雌鸟整体特征与雄鸟相似,但颜色略显暗淡。幼鸟头部和上体为橄榄褐色,翅膀有柠檬橄榄色翼斑,下体由浅黄色逐渐变为淡黄白色。

【鸣叫特征】
灰冠黄喉地莺具有特殊而丰富的鸣叫声。歌声中包含各种音乐性短语,声音类似Passerina雀。在哥斯达黎加,至少有两种典型的歌声:一种为快速连续的清晰哨音,逐渐加速至颤音;另一种为一系列起伏的哨音,类似于墨西哥鹪鹩的叫声。常见叫声为高音、刺耳的“cheed-l-eet”。

【生活习性】
灰冠黄喉地莺主要栖息于湿润草地、灌木丛和半干旱草原,海拔范围通常在地面至约2000米。食物来源主要为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觅食方式为在草丛和灌木中地面啄食和捕捉飞虫。

【繁殖习性】
灰冠黄喉地莺的繁殖期通常在4月至7月。巢呈深杯状,用草质构成,内部用细草和毛发作衬垫,坐落在低海拔的密集植被中。每窝产2至4枚卵,南部地区通常为2枚。

【外型辨识】
灰冠黄喉地莺可以通过观察粗大而弯曲的喙部、独特的头部图案等不同特征进行区别。雌鸟和雄鸟外观相似,但雌鸟头部灰色较暗淡。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评估,灰冠黄喉地莺的保护状态为LC(无危)。由于森林的砍伐提供了适宜的早期演替生境,这种鸟在某些地区数量有所增加。然而,ralphi亚种由于栖息地退化,在德克萨斯东南部已消失。

【地理分布】
灰冠黄喉地莺广泛分布于中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诸国及美国南部部分地区。主要栖息于湿润草地、灌木丛和半干旱草原等开阔的草本生境,包括甘蔗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