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灶鸟科 > 掘穴雀属 > 短嘴掘穴雀
短嘴掘穴雀

短嘴掘穴雀

英文名:Short-billed Miner

学名:Geositta antarctica

【简介】
短嘴掘穴雀(学名:Geositta antarctica)是雀形目灶鸟科掘穴雀属的一种中型鸟类。其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阿根廷南部和智利南部地区,是全球范围内最南端繁殖的鸣禽之一。

【外形特征】
短嘴掘穴雀体长约15至16厘米,体重34至40克。其面部呈灰色,带有一条淡色眼眉纹,眉纹之后是一条较暗的线。上身主要为灰褐色,尾部靠近顶部为白色,翅膀为深棕色,翼尖有模糊的灰色带。尾巴的部分为黑色,外侧尾羽部分为白色。下身呈淡白色,胸部有淡黄色条纹。虹膜呈棕色,喙为黑色,下喙基部颜色较浅,腿和脚为黑色。雄鸟和雌鸟在外形上相似,幼鸟的头部羽毛边缘较淡,胸部的条纹也不如成鸟明显。

【鸣叫特征】
短嘴掘穴雀的鸣叫是一组重复的双音节声音,类似于 "weetuk-weetuk-weetuk-weetuk-weetuk"。在飞行时,其声音常为尖锐的 "tjeek, de trrrit, trritrritrritrritrrie"。

【生活习性】
短嘴掘穴雀主要栖息在南美巴塔哥尼亚的草原地带,偏好松散的丘陵草原、草地和砂石边缘的开阔区域。这种鸟通常单独活动,偶尔与伴侣一同出现,冬季或迁徙季节会形成更大的群体。它们主要通过地面觅食的方式捕食一些节肢动物与植物种子。

【繁殖习性】
短嘴掘穴雀在南半球的夏季繁殖,繁殖时间大致从十一月到一月。它们通常会选择在沙丘或土墩边掘一条隧道为巢,并在巢室内铺以细草。每次产卵大约3枚。通常与一定数量的掘穴雀群共同筑巢,除此之外,它们也会与其它灶鸟科的某些物种共享巢穴。

【外型辨识】
尽管外观与其他广泛分布的煮鸟属鸟类类似,但短嘴掘穴雀的喙更短,并且其飞行羽翼无明显的红褐斑点,从而与其它物种区分开来。

【保护状况】
短嘴掘穴雀目前处于“无危(LC)”状态,记录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中。此鸟类经常出现在南美高地,南起智利的马格达莱纳地区,北至阿根廷西部的门多萨地区。夏季它们在火地岛北部和阿根廷南部的圣克鲁斯省繁育。非繁殖季节时,它们可能会迁徙至更北方的区域。

【地理分布】
短嘴掘穴雀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阿根廷南部和智利南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