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鸫科 > 少斑地鸫属 > 红黑地鸫
红黑地鸫

红黑地鸫

英文名:Red-and-black Thrush

学名:Geokichla mendeni

【简介】
红黑地鸫(英文名:Red-and-black Thrush,学名:Geokichla mendeni),属于雀形目、鸫科、少斑地鸫属。特有于印尼邦盖群岛中的珀伦岛和苏拉群岛中的塔利阿布岛。

【外形特征】
红黑地鸫是一种长约20厘米的鸟类。其上体从额至背面呈赤褐色,尾下覆羽亦为赤褐色(至少在塔利阿布岛的个体),其余部位为黑色。耳羽处有一个显著的白色椭圆斑点,喙呈板岩色,腿为淡肉粉色。

【生活习性】
红黑地鸫常单独或成对在低地森林中出现,主要在地面觅食。分布在范围有限,限制在珀伦岛和塔利阿布岛上。

【鸣叫特征】
该鸟类会发出典型的复杂鸣唱,包括具有笛音和哨声的粗糙短语,这些鸣唱规律重复,对于其他鸟类而言显得微弱且近乎不可闻的叫声,是高音薄细的“seeep”声。

【繁殖习性】
有关红黑地鸫的繁殖信息尚不充分,增加这方面的观察和记录是必要的。

【外型辨识】
该物种在珀伦岛和塔利阿布岛上的外观独特,易于识别。红黑配色和明显的白耳斑点为关键特征,明显区别于其他地鸫种类。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红黑地鸫被列为NT(近危)级别。鉴于其分布范围极小,数量稀少,未来可能需考虑将其至少列为Vulnerable(易危)。

【地理分布】
红黑地鸫特有于印尼邦盖群岛中的珀伦岛和苏拉群岛中的塔利阿布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