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岛地鸫
英文名:Seram Thrush
学名:Geokichla joiceyi
【简介】
斯岛地鸫(学名:Geokichla joiceyi),又称Seram Thrush,属于雀形目鸫科少斑地鸫属的一员。这种鸟类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摩鹿加群岛中东部的斯兰岛山区。
【外形特征】
斯岛地鸫体型约为17厘米。头部红褐色,逐渐过渡到背部的淡橄榄棕色,直到尾部呈灰橄榄棕色。翅膀颜色更深,带有断续的白色翼纹,有时仅存一个白点;眼周、眼圈和耳羽均为黑色;腹部黑色,上腹部有白色鳞状斑点,逐渐向下变为灰白色的下腹和尾下覆羽。两胁灰黑色;喙和腿分别为黑色和灰肉色至黄棕色。
【鸣叫特征】
这种鸟的叫声独特,以高音的“tew-teweeeeeee”为主叫,其中第一音节短促,第二音节迅速上升。同时,还会发出简短而尖锐的“tsew”声,这也是它们区别于其他鸫科鸟类的特征。另外,它们还有非常轻微的“tseep”声,能从50米外被识别;若受到惊吓,斯岛地鸫会发出尖锐的“tsree-tsree”叫声。
【生活习性】
斯岛地鸫主要栖息于斯兰岛800至1280米海拔的山地雨林,尤其是在低海拔的森林地面上。这种鸟类通常单独或成对出现,并且不进行迁徙活动,是留鸟。
【繁殖习性】
目前关于斯岛地鸫的繁殖行为,尚缺乏具体信息。
【外型辨识】
斯岛地鸫独特的红褐色冠羽、黑色腹部和白色斑点易于识别,使其在斯兰岛上特有的无相近物种的情况中脱颖而出。
【保护状况】
IUCN将其列为近危(NT)。
【地理分布】
斯岛地鸫已知分布于斯兰岛的Manusela国家公园及其他较高海拔地区。1996年8月,科学家们记录到了七只不同的斯岛地鸫个体,证明了在较低的山地森林地区,该物种可能拥有较为健康的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