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鹤形目 > 秧鸡科 > 水鸡属 > 圣岛骨顶

圣岛骨顶

英文名:Makira Woodhen

学名:Gallinula silvestris

【简介】
圣岛骨顶,鹤形目秧鸡科,学名为Gallinula silvestris,外文学名Makira Woodhen。它们自然栖息在所罗门群岛的马基拉岛,主要栖息于热带湿润的低地和山地森林。圣岛骨顶已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最后一次可靠的目击记录是在1953年。

【外形特征】
圣岛骨顶几乎无尾,具有蓝色的翅膀。其从头顶至背部的羽毛呈棕色,全身羽毛则偏黑。其腿、爪和鼻甲均为红色,前额为蓝灰色,臀部颜色较浅,呈白色,尾巴则呈赤褐色。其嘴长度适中,鼻孔狭长,头部额头部位有圆钝的额甲,边缘圆润,色彩鲜亮。翅膀圆形,第2枚初级飞羽最长,尾下覆羽为白色。趾很长,中趾不连爪约与跗跖等长,趾间具有狭窄的直缘膜或蹼。

【生活习性】
圣岛骨顶栖息在有挺水植物的淡水湿地、水域附近的芦苇丛、灌木丛、草丛、沼泽和稻田中。它们偏爱有树木或挺水植物遮蔽的水域,不喜欢开放的场所;擅长游泳和潜水,在受到威胁时,能够潜入水底,用脚抓住植物长时间不动,仅露出鼻孔呼吸;不善飞行,飞行速度缓慢,飞行距离短;是杂食性动物,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偶尔食用小型水生动物,如小螺、蚊子、小鱼、小蛙、飞蝗和蟋蟀甲虫等。

【鸣叫特征】
无具体描述。

【繁殖习性】
圣岛骨顶实行单配,有领域性。偶尔会形成复杂的家庭结构,例如1只雌鸟与2只雄鸟或2只雌鸟与1只雄鸟合作筑巢,这种合作可能会持续数年。两性一同营巢,通常筑巢于草丛、芦苇丛或水面漂浮物上。巢的大小不等,内径一般在14-15厘米之间,外径24-30厘米,高度约18-20厘米,深3-7厘米。每天产一枚卵,每窝的卵量通常为5-8枚,但超过13-14枚时,可能涉及两只雌鸟轮流产卵。卵呈椭圆形,颜色为白色或乳白色,带有红色或棕色的斑点。两性轮流孵化,但雌鸟的孵化时间长。雄性和雌鸟共同抚养雏鸟,而在这期间,前几窝产的未成年鸟和同窝成鸟也会参与协助照顾雏鸟。小雏鸟长到满月时,便能够潜水并自己觅食,21-25天后即可独立游泳,45-50天后长出飞羽,72天后便可独立生活。

【外型辨识】
无具体描述。

【物种区别】
无具体描述。

【保护状况】
圣岛骨顶被评为极危(CR)级别。

【地理分布】
圣岛骨顶目前仅在马基拉岛上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