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喉鸡鸠
英文名:Cinnamon Ground Dove
学名:Gallicolumba rufigula
【简介】
红喉鸡鸠(Cinnamon Ground Dove,学名:Gallicolumba rufigula)是鸽形目鸠鸽科鸡鸠属的一种中等体型鸟类,主要分布于新几内亚的低地森林和丘陵地带。
【外形特征】
该物种的体长约为22至24厘米,体重为121至137克。其头部有明显的红褐色斑纹,面部淡粉色,眼上方和后方有蓝灰色条带;上身和胸侧呈酒红色至红棕色;翅膀覆羽边缘灰白,形成闭合翅膀上的条纹;喉咙、胸部和下体为白色,胸部中央有一抹金黄色;翼下覆羽黑白相间,尾羽中央为紫栗色,外侧尾羽灰色带有宽广的栗色和黑色中央条带;虹膜呈紫色,喙为暗紫色;腿和脚为紫红色。雌雄相像,但雌鸟的胸部和额头略浅;幼鸟的胸部中心为红棕色,翅膀有淡红褐色边缘。不同亚种之间主要差异体现在头部颜色和翅膀条纹的色调上。
【生活习性】
该物种栖息于多种森林环境,包括原始雨林和季风林,海拔从海平面至1700米不等。它们几乎完全依赖于地面活动,仅仅在筑巢和栖息时位于低矮植被中。红喉鸡鸠脚步敏捷,能在森林地面上快速行走,并通过频繁摆动头部来感知周围环境。觅食时以种子、落果和昆虫为主,相较其他种类比如褐背金鸠,更为偏好捕食昆虫。在野竹种子丰富的地区,红喉鸡鸠的数量会有所增加。
【鸣叫特征】
红喉鸡鸠发出一种深沉、逐渐降低和柔和的叫声,能够通过这种鸣叫进行交流和标记领地。
【繁殖习性】
红喉鸡鸠的繁殖季节从旱季后期到雨季,其巢通常用少量树枝和树叶搭建,并固定在棕榈叶或鸟巢蕨上,高度约0.9至2.7米。通常产一枚淡奶油色的蛋,带有白色斑点,孵化期约15天。雏鸟覆盖着独特的淡肉桂色绒毛,全羽9天左右即可完成,尽管它们可能还需约两周才能最终离开巢穴。
【外型辨识】
红喉鸡鸠通过以下特征与其他地面鸽属的物种区分开来:背部和翅膀上的红褐斜向条纹与蓝灰棋盘格纹路相结合,以及中心杂乱的橙黄色斑点。此外,翅膀上的浅色斜向条纹也是它们的显著特性。
【保护状况】
红喉鸡鸠被列入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保护级别为无危(LC),表明其物种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仍需对其栖息地和生态环境进行持续监测。
【地理分布】
红喉鸡鸠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具体范围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如苏门答腊、爪哇岛),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