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格里布凤头百灵
英文名:Maghreb Lark
学名:Galerida macrorhyncha
【简介】
马格里布凤头百灵(Galerida macrorhyncha),属于雀形目百灵科凤头百灵属。主要分布在北非的摩洛哥东部至阿尔及利亚北部,以及欧洲、土耳其、塞浦路斯等地。
【外形特征】
马格里布凤头百灵体型中等,体长约17至19厘米,体重范围在35至50克之间。其头部显著特征为长而尖的凤头和较长偏淡色的喙。上体呈灰褐色,下体白色并带有淡黄色,胸部有黑色斑点状条纹,两胁也有一系列狭窄而分散的条纹。翼下覆羽为赤褐色,在飞行中十分显眼。喙上半部呈暗角质色,下半部为淡黄肉色,腿为淡肉色。雄性和雌性的外观相似,幼鸟则头部较短,上体有白色斑点,胸部有斑点而非条纹。
【鸣叫特征】
雄鸟会在地面上、低矮的树枝上或飞行时发出鸣叫,其鸣叫声由口哨声、颤音、叽叽声和双音符构成,声音柔和忧郁,并且偶尔会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最常见的叫声是一种类似笛音的、音乐性的、略带孤寂感的“twee-tee-too”。在飞行中,它们会发出柔和的“too-ee”的叫声。
【生活习性】
马格里布凤头百灵广泛分布于干燥平原、稀疏植被覆盖的区域,如北地中海盆地的开放农田、北非和中东的草地和沙漠,以及印度的沙质半荒漠和干燥耕地。在这些栖息地中,它们倾向于选择地面裸露比例较高或干草甸,覆盖比例约为表面的50%。
【繁殖习性】
马格里布凤头百灵的繁殖季节通常为3月至6月或7月,在部分地区如西班牙从4月开始。在非洲热带地区,产卵期从9月持续到次年6月。可能一季内育2-3窝。雄鸟通常会进行高空歌唱飞行,平均高度为30到70米,持续时间为3到4分钟。巢通常是雌鸟单独修建的,位于地面凹陷处,内部直径为5到8厘米,有时呈穹顶状。每窝通常产3-5枚卵,孵化时间从11天到13天不等,且由雌鸟独自承担。雏鸟由双亲共同喂养,在9到13天后离巢。幼鸟将在大约15到16天后进行首次飞行。
【外型辨识】
这种鸟类与短嘴凤头百灵的显著区别在于长而淡色的喙、下方条纹较浅,以及翼下覆羽为赤褐色。不同亚种之间在羽毛颜色、条纹强度、喙的大小形状及翼的长度上有细微差别。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尚未对该物种进行评估。在欧洲、土耳其和塞浦路斯,这种鸟类分布广泛且数量较多,但西欧和中欧的部分国家中,它们的数量有显著下降,并面临局部灭绝的风险。
【地理分布】
除了北非地区,马格里布凤头百灵还分布在土耳其、塞浦路斯、黎巴嫩、约旦北部、以色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半岛、也门北部、巴基斯坦、印度次大陆、中国部分地区以及东非的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肯尼亚。
【迁移与扩散】
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该种群在南芬诺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有所扩张,之后的数十年间,分布和数量在西欧与中欧地区有所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