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腹鹟䴕
英文名:Paradise Jacamar
学名:Galbula dea
【简介】
黑腹鹟鵲(学名:Galbula dea),又称天堂鹟鵲,属鵙形目鵙鵲科鵙鵲属的一种鸟类。它们主要活动于亚马逊雨林区域,因独特的外形和显著的黑色光泽羽毛而闻名。
【外形特征】
成年鸟体长25.5至34厘米,体重25至32.5克。整体轮廓修长,羽色明亮。其上体深褐色至黑色,带有蓝绿色光泽;翅膀呈蓝黑色且尾部刺状且较长,特别是中央尾羽更是狭长且达14-18厘米。下巴为黑色,喉部和上胸部为白色,其余下体为黑色,翼下覆羽白色。喙细长呈笔直针状,黑色,长度约为4.9至6.8厘米。虹膜为深棕色,脚为黑色,掌为黄色。此鸟种有4个亚种,各具细微差异:G. d. brunneiceps头部相对较浅;G. d. amazonum头部呈棕色,且白色喉部更开阔。
【鸣叫特征】
黑腹鹟鵲较为安静,仅在特定情况下鸣唱。其鸣声类似于“peep peep peep peep peep pe pe pee pe pe”,旋律逐渐下行且节奏渐增,或如连续的“peea”音调,同样呈现出下降趋势。此外还包括尖锐的“pip”,类似啄木鸟的“glewweh”或清晰的“peeap”等各种叫声。
【生活习性】
它们主要生活在湿润原始或次生森林,瓦尔泽亚森林,稀树草原森林,也有时栖息于沿河、溪流的干燥森林和画廊森林。通常在树冠层活动,仅偶尔在边缘处稍稍下移。主要以飞翔中的鳞翅目、蜻蜓目、双翅目及膜翅目昆虫为食,有时亦捕食蜘蛛。通常单独或成2-4只的小群体在显眼的树枝静候,从高处俯冲捕食。
【繁殖习性】
观察到它们在五月于哥伦比亚的白蚁巢中挖掘巢穴,而苏里南和法属圭亚那地区也有类似现象。但关于繁殖生态的具体研究尚在初步阶段。
【外型辨识】
与其他jacamar不同,它更偏好在开阔树冠上停留,相较于森林深处的隐蔽处更凸显。其亚种间存在细微区别。
【保护状况】
黑腹鹟鵲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定为无危物种(LC)。地理分布呈连续的片状,集中在南美洲亚马逊盆地,涵盖巴西、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地域;海拔范围从低地直到1100米之间。在其地理分布范围内,它们偶见于厄瓜多尔东部和秘鲁东部。
【地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