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嘴鹟䴕
英文名:Yellow-billed Jacamar
学名:Galbula albirostris
【简介】
黄嘴鹟䴕(Galbula albirostris),属于啄木鸟目、莺雀科、莺雀属的鸟类,主要栖息于南美洲亚马逊雨林北部。因其特有的黄色鸟喙而引人注目。分布范围广泛,包括哥伦比亚东部、委内瑞拉南部和东部、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以及巴西北部。
【外形特征】
雄性黄嘴鹟䴕头部光泽铜色或紫铜色,上部羽毛闪亮绿色,下部呈现浅红肉桂色;雌鸟的下部羽毛颜色较淡,喉部为红肉桂色。幼鸟特征尚不完全明确。成鸟体长约18至21厘米,体重16至24克之间。鸟喙纤细且显黄色,长度约3.5至4.3厘米,顶部为暗色或黑色。虹膜呈深褐色,眼圈和裸露面部部分同样为黄色,脚部和爪子分别为黄色和黑色。
【生活习性】
此物种偏爱低至中层树冠,主要活动在离地1至10米高度范围内。它们通常选择原始森林和成熟次生高地森林生活,偶尔会出现在森林边缘。在觅食时,以昆虫为主,包括甲虫、半翅目、同翅目、蜻蜓目、双翅目和膜翅目标昆虫,如蚂蚁、蜜蜂和黄蜂。
【鸣叫特征】
最常听见的是短暂加速的颤音叫声,它在音高的尾部越来越柔和,其形态与绿尾莺雀(Blue-necked Jacamar, Galbula cyanicollis)有相似之处,声音更显嗡嗡感且较短促。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在圭亚那地区的旱季,即6月至11月期间。此类鸟儿选择在距离地面1.5至4米高的树蚁丘中筑巢并产卵。一只雌鸟在7月底可能孵化第一批蛋,然后在11月初在同一巢中生产并孵化第二批。每窝产卵2枚,育雏的细节目前尚未完全披露。
【外型辨识】
与蓝颈莺雀(Blue-necked Jacamar, Galbula cyanicollis)相比,该物种因其更为显眼的鸟喙成为辨识其身份的关键。两种鸟的鸣叫可能难以通过听力单独区分。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黄嘴莺雀目前被列为无危(LC)等级。
【地理分布】
这种鸟类主要栖息于南美洲亚马逊雨林北部,包括哥伦比亚东部、委内瑞拉南部和东部、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以及巴西北部,同时在厄瓜多尔东部和秘鲁东北部也有零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