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雀鹛
英文名:White-browed Fulvetta
学名:Fulvetta vinipectus
【简介】
白眉雀鹛,英文名:White-browed Fulvetta,学名:Fulvetta vinipectus,属于雀形目鸦雀科莺鹛属。
【外形特征】
体型略大,头部呈褐色,两侧带有黑色冠纹,白色眉纹,橙色翅膀,背部暗红褐色,腹部淡黄褐色,下腹部偏灰。雌雄相似,体重9-13克,体长10.5-12厘米,上体为茶黄棕色,翅膀表部橙色,尾部和背部深灰褐色。虹膜浅黄至黑褐色,嘴灰黑至黑褐色,腿平棕至角褐色。
【生活习性】
栖息于海拔2000至4100米的森林地带,以昆虫为主食,在繁殖季节偏好毛虫,其他季节食用浆果和小种子。群居,可达20只,常与其它种类混群活动。性活泼,常在长有苔藓的树干中觅食。
【鸣叫特征】
鸣叫声为轻柔的高音及持续的chip、chip声音,告警时为吱吱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中国为5月至6月,印度为4月至7月。筑巢:巢为紧密的杯状结构,高1到2米,由干草、竹叶、苔藓、根须和桦树皮构成。卵:每窝3-4枚,卵壳呈淡绿色,带有不规则的褐色点斑。孵化期:17天左右,孵卵期3-4天。育雏:15天。
【外型辨识】
形态特征包括:体重9-13克,体长10.5-12厘米;上体为茶黄棕色,翅膀表部橙色,尾部和背部深灰褐色;虹膜浅黄至黑褐色,嘴灰黑至黑褐色,腿平棕至角褐色。
【物种区别】
白眉雀鹛有以下亚种分化:
1. 白眉雀鹛印度亚种(Fulvetta vinipectus austeni)
2. 白眉雀鹛西南亚种(Fulvetta vinipectus bieti)
3. 白眉雀鹛藏南亚种(Fulvetta vinipectus chumbiensis)
4. 白眉雀鹛克什米尔亚种(Fulvetta vinipectus kangrae)
5. 白眉雀鹛滇西亚种(Fulvetta vinipectus perstriata)
6. 白眉雀鹛缅甸亚种(Fulvetta vinipectus ripponi)
7. 白眉雀鹛越南亚种(Fulvetta vinipectus valentinae)
8. 白眉雀鹛指名亚种(Fulvetta vinipectus vinipectus)
【保护状况】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 ver 3.1——无危(LC)。
【地理分布】
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至越南北部,包括不丹、中国(西藏、云南、四川)、印度、尼泊尔、缅甸和越南。常见于海拔2000至4100米的亚高山森林地带。栖息于多荆棘栎树灌丛、杜鹃花丛、环状竹林、松树或云杉林缘,偏好下层植被丰富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