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纳利蓝燕雀
英文名:Gran Canaria Blue Chaffinch
学名:Fringilla polatzeki
【简介】
加纳利蓝燕雀(学名:Fringilla polatzeki),是雀形目燕雀科燕雀属的一种鸟类,仅分布于加那利群岛的格拉纳卡纳里亚岛。岛上栖息着欧洲最稀有的繁殖鸟类之一。
【外形特征】
加纳利蓝燕雀体长约为16至17厘米。雄性平均体重约28.3克,雌性约为27.1克。雄鸟呈现深蓝色和灰色外观,具黑色额部,身体覆盖灰橄榄色羽片,翼覆羽尖端宽且白色对比明显。雌鸟下巴至胸部颜色较为浅淡,腹部偏白。幼鸟外观类似雌鸟,但色调略暗,且翼条纹更暗且间断。
【鸣叫特征】
其鸣叫声调较高且音符悦耳,每段鸣唱大约持续2秒,由一系列柔和的双音节音符组成,随后是延长的音节,音调比蓝燕雀更加柔和。叫声则为较弱的单音节,有如上升的“ui”或“uit”。
【生活习性】
该种燕雀栖息于海拔700至1200米的加那利松林间,主要依赖松树种子为食,但也摄取其他植物物质和无脊椎动物。它们表现出强烈的定居行为,在栖息地内部移动范围有限。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在4月中旬至5月底间开始,高峰期位于5月中旬至下旬,最早可提前至3月下旬,最晚至6月末。平均有33%的配对尝试两次繁殖,且巢穴的替换可以在任一繁殖尝试后进行,雌鸟有时在初次离巢前就开始筑第二个巢。每个巢位于松树上高度5.5至23.8米之间,巢为杯状结构,外部由灌木枝条、草、松针及地衣构成,内部填充细草、兔毛、羊毛、羽毛与蜘蛛网。每个繁殖周期通常产两枚蛋,偶尔产三枚,孵化期14至16天,幼鸟在巢中度过约16至18天。
【外型辨识】
雄性品种相较于蓝燕雀体型偏小、翅膀较短,且额部更加深黑;上体颜色更为深沉及灰暗,翼覆羽的宽白尖端更具对比。雌性的下巴到胸部颜色更加浅淡,腹部色泽偏白。
【物种区别】
雄性品种相较于蓝燕雀体型偏小、翅膀较短,且额部更加深黑;上体颜色更为深沉及灰暗,翼覆羽的宽白尖端更具对比。雌性的下巴到胸部颜色更加浅淡,腹部色泽偏白。
【保护状况】
加纳利蓝燕雀目前面临严重数量下降的问题,到20世纪初以来,由于森林砍伐与标本收集,种群数量急剧锐减。当前约仅存120至132对个体,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EN,即"Endangered")等级。
【地理分布】
除加那利群岛外,该物种不存在于其他地理区域,栖息于Macaronesia地域内的大西洋加那利群岛之格拉纳卡纳里亚岛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