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军舰鸟
英文名:Christmas Frigatebird
学名:Fregata andrewsi
【简介】
白腹军舰鸟(学名:Fregata andrewsi),属于鲣鸟目军舰鸟科,是一种热带大型海鸟,主要生活在温暖的海区。其繁殖地集中于圣诞岛,非繁殖期则广泛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群岛、南海、安达曼海等地。
【外形特征】
白腹军舰鸟雄性个体长度约89至100厘米,翼展205至230厘米,体重约1400克;雌性个体体重约1550克。雄鸟通体黑色,头部与肩部更加黝黑,喉部带绿色光泽,腹部有显著的白色斑块;雌鸟的上体颜色略显暗淡,腹部和胸前白色,中央腋下白色,颈侧呈现白色领环。
幼鸟的头、颈部至胸部呈现白色,有橙色或褐色色调,其余部分为暗棕,翼下及背部显著地点缀着白色条纹。
【生活习性】
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以远洋鱼类为主要摄食对象。白腹军舰鸟常常掠夺其他海鸟已捕获的食物,因此有“海盗鸟”之名。
它们具有能够连续飞行数日的飞行能力,翼展相对体重较大,可在空中持久盘旋。
【繁殖习性】
繁殖期一般在3月至5月之间,每两年繁育一次。繁殖时,雄鸟会展示喉囊以吸引雌鸟,喉囊膨胀呈现鲜艳的红色。每窝一次产一枚蛋,孵化期大约为50至54天,雏鸟期较长,从孵化到离巢约需19至24周,随后也会获得数月的幼鸟照顾。
【外型辨识】
白腹军舰鸟的显著特征在于腹侧白色斑块的构造,以及区别于雌鸟腹部和腋下更广泛的白色区域显现。在野外观察中,这也成为最易辨识的特征之一。
【保护状况】
白腹军舰鸟在全球范围内数量稀少,估计总数不超过1600只。重要的保护级别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IUCN极危物种。2006年福州闽侯十八重溪首次发现这一物种,推测受台风影响迷路而来。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及相邻海域,繁殖地为圣诞岛,迁徙时会散居于澳大利亚、东帝汶、印度尼西亚等地,建造树上或岩壁筑巢。中国的记录较为稀少,仅见于广东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