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喉雀鹟
英文名:Grey-throated Tit-Flycatcher
学名:Fraseria griseigularis
【地理分布】
灰喉雀鹟主要分布在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陆。它广泛分布在安哥拉、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赤道几内亚、加蓬、加纳、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等地。
【外形特征】
灰喉雀鹟体长约为13厘米,体重介于9至17克之间。成年雄鸟背部呈深蓝灰色,头部和面颊部近乎黑色,翅膀主羽和次羽为黑色,边缘略带浅灰色,尾巴呈深灰色,腹面为淡蓝灰色,下颌颜色稍浅,腹部中央和尾下覆羽逐渐变为白色。雌鸟的外形相似,但颜色稍暗淡。幼鸟的上半身为深灰褐色,覆盖有三角形浅锈色斑点,翅膀和尾羽呈深灰褐色,边缘颜色介于浅黄至浅锈色之间,下半身则为带有黑色边缘斑点的灰色。
【生活习性】
灰喉雀鹟的鸣声由一系列细弱的哨音组成,就像是‘truu-teee-thu-ee’,并且通常呈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音调变化。它们的接触叫声则是一连串虚弱而短促的悲鸣,如‘pip-pu-puee-pip’或‘tee-tyiew-ew’。作为激怒时的反应,灰喉雀鹟会发出颤音,类似庭园林莺的声音。这些鸟类多在隐蔽区域活动,主要通过声音来识别和追踪。
【鸣叫特征】
灰喉雀鹟的主要食物来源尚未明确,但从其属于森林鸟类推测,它们的日常饮食应当以昆虫为主。灰喉雀鹟的繁殖习性尚不为人知。
【外型辨识】
灰喉雀鹟和灰雀鹟在外观上有显著差异。灰喉雀鹟的尾羽全为黑色,而灰雀鹟则具有白色翼斑和尾外侧,且体色更为艳丽。在幼鸟或亚成鸟阶段,灰喉雀鹟的颜色更暗淡,并带有锈色斑点。
【保护状况】
灰喉雀鹟目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定为无危物种(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