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岛织雀
英文名:Rodrigues Fody
学名:Foudia flavicans
【简介】
罗岛织雀是雀形目织雀科艳织雀属中的鸟类物种,仅存在于印度洋上的毛里求斯北部的罗德里格斯岛。曾一度濒临灭绝,但现数量有所恢复。
【外形特征】
- **雄鸟繁殖期(体长12厘米,体重13至17克):**
- 头部和颈背呈金黄色,背部橄榄棕色且有深色斑点,翅膀和尾巴为棕色,外翼有黄色至米色轮廓。
- **雌鸟及非繁殖期雄鸟(体色较为暗淡):**
- 上体橄榄棕色,下体淡白色略带黄色。
所有物种的喙均为黑色,腿为褐色。幼鸟的外观类似雌鸟,但其前身有明显的黄色区域,喙则为角质色。
【生活习性】
该物种栖息于残存的自然森林以及密集的非本土树木与灌木丛。它们以昆虫、蜘蛛、果实和种子为食,有时会吸食花蜜,适合它们特有的刷状舌尖。除了单独活动外,罗岛织雀通常成对或作为家族群体行动,偶尔也会加入较混杂的鸟类群体。
【鸣叫特征】
雄鸟和雌鸟都能唱歌,雄鸟的鸣叫相比雌鸟要更长,声音为温柔的颤音或嗡嗡声结尾。雌鸟的叫声响亮而短促。
【繁殖习性】
罗岛织雀可能终年繁殖,它们所筑的巢采用侧入口椭圆形设计,以草编织而成,通常高挂于树梢1.5-4.5米处,多位于南洋杉树上。每窝通常会产下3枚呈淡蓝色的卵,雌鸟独立完成孵化,时间为13至16天;它们还需要大约14天来喂养刚刚孵化出的雏鸟。
【外型辨识】
成熟雄鸟在其繁殖期内视觉上非常引人注目的,非繁殖期的雄鸟和雌鸟与红织雀极为类似,但体型相对较小,喙更纤细。与家麻雀雌鸟比较,喙较为开阔是它们的主要区别特征。
【保护状况】
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统计,罗岛织雀目前的保护级别为近危(NT)状态。
【地理分布】
罗岛织雀的分布局限于罗德里格斯岛,该岛位于东马斯卡林群岛中。1968年后,因频繁的飓风及栖息地丧失,其种群数量显著下降。20世纪末期,通过再植树项目,其数量恢复到超过90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