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蚁鸫科 > 蚁鸫属 > 棕额蚁鸫
棕额蚁鸫

棕额蚁鸫

英文名:Rufous-fronted Antthrush

学名:Formicarius rufifrons

【简介】
棕额蚁鸫(学名:Formicarius rufifrons),隶属于雀形目蚁鸫科蚁鸫属的一种鸟类。因其亮橙色的前额及橄榄棕色的后冠而得名,主要生活在亚马逊雨林西南部的河岸森林及竹林,是一种数量稀少的受威胁物种。

【外形特征】
棕额蚁鸫体型与小型鸫鸟相近,但腿更长,尾部较短,喙也短。成鸟的突出特征是橙色的前额延伸至眼睑上方,后冠和上背呈橄榄棕色,背部和臀部则为中等棕色,带有一点淡褐色。脸部、喉部和胸部为深灰黑色,腹部颜色稍淡。两翼和尾羽边缘泛淡肉桂色,下翼覆羽更显亮色,尾羽为黑色,并带有棕边。

【鸣叫特征】
其声音独特,表现为一组旋律递减的哨声,类似缓歌的灰喉林鵐的叫声,但中间部分音符快速上升,显示出特有的旋律特色。

【生活习性】
棕额蚁鸫偏好生长了密集下层植被的森林环境,包括竹林和Heliconia灌丛中。它经常在洪水平原森林的空隙中出现并鸣唱,但鸣唱期仅为数周,随后又消失。

【繁殖习性】
原文未提及具体繁殖习性内容。

【外型辨识】
原文未提及具体外型辨识内容。

【物种区别】
棕额蚁鸫与同类黑脸蚁鸫和棕顶蚁鸫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缺乏可辨识的冠羽颜色差异,而后者前额为黑色,后冠为鲜亮橙红。此外,棕额蚁鸫的歌声更为平稳,没有颤音。

【保护状况】
棕额蚁鸫被IUCN列为近危(NT)物种,其珍稀程度可见一斑。

【地理分布】
棕额蚁鸫目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西南部,具体包括秘鲁东南部、巴西远西南以及玻利维亚西北部。自1954年在秘鲁的马德雷德迪奥斯河口首次被发现以来,棕额蚁鸫一直难以被发现,再次被记录是在1982年秘鲁的马努国家公园附近。其总数估计在1000对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