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岛姬鹟
英文名:Tanimbar Flycatcher
学名:Ficedula riedeli
【简介】
塔岛姬鹟,学名为Ficedula riedeli,属于雀形目鹟科,在汉族鸟类学中被称为塔岛姬鹟,英文名为Tanimbar Flycatcher。该种鸟类体型较小,独特且知之甚少,仅栖息于印度尼西亚摩鹿加群岛南部的塔宁巴尔群岛中的Yamdena和Larat两岛。
【外形特征】
塔岛姬鹟体长约11至12厘米,站立时姿态挺拔。雄鸟显著具有黑白橙三色搭配特征。它们雄鸟头部、背部深黑,翼部和尾部同样是黑色,翼上有白色斑块;眉纹长且纯白,胸腹部橙色,尤其是胸部颜色最为鲜明,其余下体部分为白色。眼呈深棕色,眼睑蓝色;喙为全黑,脚从粉灰色到深黑色不等。雄鸟的显著配色使得其极为易于辨认。
【生活习性】
塔岛姬鹟主要栖息于森林下层,活动范围包括低地及山麓,但主要集中在低层植被中。它们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亦可观察到它们与其他鸟类如扇尾鸟(Rhipidura)和台岛树莺组成的混合鸟类群体中活动。它们的觅食习惯主要是捕食飞行中的昆虫。
【鸣叫特征】
该鸟类鸣叫声复杂且高亢,鸣唱时间持续数秒,音调有定时的升降变化。主要鸣叫包括高音的“sweee”以及柔和的摩擦声“grrr-it”。
【繁殖习性】
原文未提及塔岛姬鹟的繁殖习性。
【外型辨识】
雄鸟极其醒目的黑色、白色和橙色的外貌使其与同属其他物种有明显的区别。
【物种区别】
原文中没有对物种区别的详细描述,仅提到有时会作为赤胸姬鹟的一种亚种被提及,但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并不普遍接受。
【保护状况】
塔岛姬鹟被列为IUCN近危物种(NT)级别。尽管其分布范围狭小,当前尚无立即的威胁。然而,由于潜在的栖息地破坏导致种群衰退,必须进一步调查来确定其种群规模和下降速率,以促进有效的栖息地保护和保护战略的制定。
【地理分布】
该物种仅限于塔宁巴尔群岛上Yamdena和Larat两岛。塔宁巴尔群岛位于印度尼西亚摩鹿加群岛的南部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