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鵙雀鹟
英文名:Eastern Shriketit
学名:Falcunculus frontatus
【简介】
东鵙雀鹟,学名:Falcunculus frontatus,又称东冠鵙雀(台湾称东冠鵙雀),英文名:Eastern Shriketit,属于雀形目鵙雀鹟科鵙雀鹟属。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东部和东南部地区。
【外形特征】
东鵙雀鹟体长通常在15.5至19厘米之间,翼展24至29厘米。雄鸟体重26.5至40克,雌鸟则在23至33克之间,雄性体型整体略大于雌性。背部橄榄绿至暗橄榄色,腹部为亮黄色,并带有橄榄色调的侧边;黑色冠羽是雄鸟显著特征。头部黑白相间图案分明:雄性喉部黑,而雌鸟喉部为橄榄色。幼鸟则更呈现淡黄色系,翅膀颜色偏棕色。
【生活习性】
东鵙雀鹟通常栖息在桉树和开阔的林地中,擅长在森林的层次结构中6至10米的高度间活动,用强壮的喙撕开树皮寻找猎物。它们能模仿其栖息地内多种其他鸟类的叫法。
【鸣叫特征】
东鵙雀鹟会发出声音柔和悲哀的哨音,以及重复的一种口吃声或咯咯声,其叫声类似于"whiert, whit-whit, wheeir"。
【繁殖习性】
东鵙雀鹟主要在8月底到次年1月初进入繁殖季节。它们筑巢在桉树较高位置的树枝上,距地6至15米高。巢由草、树皮纤维和蜘蛛网构成,内部使用细草和苔藓衬托。雌鸟通常孵育2至3枚带有棕、黑或淡灰色斑点的白色蛋,孵化时期约为15至16天。孵出的雏鸟在14至17天后就能离巢,随后的3至6个月内由父母共同照料。
【地理分布】
东鵙雀鹟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包括昆士兰州中部、南澳大利亚州东南部和维多利亚州南部。它们偏好栖息在密集的桉树林,有时也能在一些较为潮湿的森林中看到它们的踪迹。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红色名录,东鵙雀鹟的保护状况为“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