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隼形目 > 隼科 > 隼属 > 红隼
红隼

红隼

英文名:Common Kestrel

学名:Falco tinnunculus

【简介】
红隼(学名:Falco tinnunculus)是一种体型较小的猛禽,属于隼科隼属,广泛分布于欧亚和非洲,偶见于北美东海岸。在中国盘地到西部山区均有其踪迹。

【外形特征】
红隼体重在雄鸟为136-252克,雌鸟约为154-314克,翼展为57-79厘米。雄鸟的头部和尾巴为灰色,背部为锈红色,尾羽末端有黑色宽条带;雌鸟体色更为红褐色,腰部至尾部有横斑。

【生活习性】
红隼栖息于开阔地带或轻度林木覆盖的地区,从草地到城市边缘都有其踪迹。它们主要捕食小型哺乳动物、鸟类、蜥蜴及昆虫。觅食时会悬停于空中观察,或利用岩石、电线杆等处等候猎物出现。

【鸣叫特征】
通常在繁殖季节较为安静,发出快速尖锐的“kik-kik-kik-kik...”声,用于多种情境。巢边会使用颤音、嘶鸣和嘶哑的叫声。

【繁殖习性】
每年的4月至5月在北半球温带地区繁殖,在热带和非洲地区则为8月至12月。每巢产3-6枚蛋,由雌鸟孵化27-31天,之后幼鸟依赖成鸟喂养约30天,最终约需0.5至4.5周方能全面独立。

【外型辨识】
红隼的体重在雄鸟为136-252克,雌鸟约为154-314克,翼展为57-79厘米。雄鸟的头部和尾巴为灰色,背部为锈红色,尾羽末端有黑色宽条带;雌鸟体色更为红褐色,腰部至尾部有横斑。

【物种区别】
红隼(Falco tinnunculus),也被称为普通红隼,是隼科隼属的一种小型猛禽。这种鸟类体型小巧,体长在31-38厘米,翼展69-74厘米,体重约为140-300克,雌性比雄性重约20%。红隼适应各种生境,从山地森林到林缘空地、稀疏灌木地带,即便在开阔的原野或城市环境也能存活。

【保护状况】
该物种未被列入全球濒危物种,但部分地区种群数量出现下降趋势。

【地理分布】
红隼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非及大西洋岛屿,偶尔迁徙至北美东海岸,涵盖诸多生境如山地森林、草原、农田、城市边缘等,从海岸至高山牧场均有栖息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