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隼形目 > 隼科 > 隼属 > 大黄眼隼
大黄眼隼

大黄眼隼

英文名:Fox Kestrel

学名:Falco alopex

【简介】
学名:Falco alopex
英文名:Fox Kestrel
分布:广泛分布于非洲北部及南部的部分地区。主要栖息地包括萨赫勒地区的干燥草原、半沙漠地带、悬崖、峡谷、岩石丘陵,以及岛礁和山区。

【外形特征】
大黄眼隼是一种体型较大的猛禽,身长32至39厘米,翼展76至88厘米,体重约250至300克。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羽毛呈深红褐色,躯体细长且颜色与狐狸皮毛相似,腹部较为苍白。翅膀细长而尖锐,尾巴细长且带有大约15道模糊的条纹。主飞羽和次飞羽是深色,且没有斑纹,下翼颜色较淡,具有鲜明的对比效果。成鸟的眼周无须,腿和脚呈现黄色。幼鸟的斑纹较重,且尾部有更宽的黑杠。

【生活习性】
大黄眼隼偏好栖息在干燥开阔地带的悬崖和岩石区,通常在海拔2200米以下的区域活动,1000米以下尤为常见。它通常单独或成对出现,此鸟种以捕食大型昆虫、小型哺乳动物、蜥蜴和小鸟为主要食源。它们常在悬崖洞穴或岩石裂缝中筑巢,有时也会使用地面2.5米高的空穴筑巢。大黄眼隼的捕猎动作快捷有力,常于空中滑翔捕食。

【鸣叫特征】
大黄眼隼通常很少鸣叫,但在繁殖季节前后的叫声较为刺耳,发出高音的“kreee-kreee-kreee”的响声。

【繁殖习性】
在繁殖季节,大黄眼隼会在壁架上的空洞或岩石裂缝中筑巢,每窝通常产2至4枚卵,卵呈浅黄色或红色,带有深红色的斑点,尺寸约为39.6 至 40 毫米× 31.6 至 32.3 毫米,重约22克。雌鸟承担孵化卵的责任,雏鸟绒毛呈淡黄,喙基部橙色。

【外型辨识】
大黄眼隼还有另一种名称“狐色隼”。与其他红隼相比,该鸟的头部无须,颜色更为深沉且更接近狐狸毛皮色泽。大黄眼隼与黄眼隼的外形最为接近,但体形更为瘦长,尾部带有锈色而非灰色的条纹。

【物种区别】
分布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北部干旱开阔地带,尤其是萨赫勒地区。

【保护状况】
大黄眼隼被列为IUCN无危(LC)物种,全球数量估计介于10,001到100,000只之间,大约相当于6,700至67,000只成年个体。虽然其种群数量总体上被认为是稳定的,但分布范围内的数量有不同的趋势,例如布基纳法索、马里和尼日尔等地的数量减少。

【地理分布】
大黄眼隼通常为留鸟,但在西非地区展现了明显的季节性迁移行为,例如雨季时它们会避开最南端的领地,然后在雨季结束后返回。它们的迁徙行为可能受到其栖息地火灾分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