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蛇雕
英文名:Madagascar Serpent Eagle
学名:Eutriorchis astur
【简介】
马岛蛇雕(英文名:Madagascar Serpent Eagle,学名:Eutriorchis astur)是鹰形目鹰科属的罕见而神秘的大型猛禽,仅分布于马达加斯加东部的原始雨林区域。这种特有种鸟因其稀有性而倍受关注,目前被列为IUCN濒危物种名单,且受到CITES二级保护。
【外形特征】
马岛蛇雕体长为57-66厘米,翼展98-110厘米,其上体和下体明显有条纹。独特的翅膀羽毛和长尾部带有复杂斑纹。头部有丰盈的冠羽,在兴奋时会竖起,黄色的眼睛和腿脚增添了这一物种的独特魅力。幼鸟的羽毛边缘呈奶油色,背部呈现出鳞片状的效果。整体而言,它与亨氏鹰在大小和颜色上相似,但胸部条纹更宽,拥有暗色背纹和细长的尾羽黑带。
【鸣叫特征】
其领地鸣叫声是一连串有节奏的“wah, wah, wah, wah...”,通常伴随着一种低沉的“rugh”声。这一叫声极为有特点。
【生活习性】
马岛蛇雕主要栖息在高度可达1000米的原始雨林中,偶尔出现在次生林边缘,但极少离开森林边界。该物种的饮食以变色龙和叶尾壁虎为主,占比约为已知巢穴带回的猎物中的83%。同时也包括蛙类、蜥蜴和树蛙。极少捕食蛇类。它们从树冠层或其下方的树干进行狩猎,并且会从树冠上方滑翔,将腿伸入附生植物和地表落叶层,试图驱赶隐藏的猎物。
【繁殖习性】
1997年11月首次在Masoala半岛发现了马岛蛇雕的巢穴。这些巢穴直径约80厘米,深度约18厘米,通常位于20米左右高的鸟巢蕨中间。巢由枝蔓和树枝构建,用蕨类叶子铺设内部,周围用小树枝加固。其繁殖每年产卵1-2枚,由雌雄共同孵化。孵化期约为40天左右,雏鸟期约62天,母鸟在15周时将其抚育离巢。由于低繁殖率,一对马岛蛇雕一年仅能产生一窝后代。
【外型辨识】
相比于亨氏鹰,马岛蛇雕的胸部条纹更为宽,尾黑带更为细,背部呈现暗色纹理。在激动时,它会竖立冠羽。
【保护状况】
马岛蛇雕的种群数量非常小,且正面临持续减少的威胁。其栖息地正遭受大面积生计农业和商业伐木的侵害,导致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如无干预,剩下的森林,特别是这种猛禽偏爱的低海拔地区,可能在几十年间消失。
【地理分布】
该物种分布于马达加斯加东北部至中北部,向南延伸至Ranomafana国家公园。它最常见于东部沿海地区的雨林地带,包括从Marojejy向南到Zahamena,以及中间高原的Bemanevika和Anjozorobe。其在Masoala国家公园的经度最多,至少有16只个体分布在九个地点,同时在Makira森林中也有所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