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鹦形目 > 鹦鹉科 > 欧普锥尾鹦鹉属 > 褐喉鹦哥
褐喉鹦哥

褐喉鹦哥

英文名:Brown-throated Parakeet

学名:Eupsittula pertinax

【简介】
褐喉鹦哥(学名:Eupsittula pertinax),又称褐喉锥尾鹦鹉,广泛分布于中美洲至南美洲北部,包括圣托马斯岛、维京群岛及圣科克斯岛等区域。

【外形特征】
体型中等偏小。头部前额、脸部、下巴和上身呈黄色,胸部为浅橄榄褐色,腹部橙色斑纹明显,飞羽和尾羽边缘带蓝灰色。不同亚种间颜色存在细微差别。

【生活习性】
偏好开阔草原、灌木丛、仙人掌丛生地带及混生带(如金合欢、热带落叶林、土壤森林、红树林、桐油树林及农地等),有时聚集于城市公园的树木上。以种子、花朵、果实、谷物作物为主食,尤其偏好芒果。白天觅食并发出尖锐而吵闹的声音,晚上回到树上栖息。

【鸣叫特征】
成对或小群活动时,会发出尖锐而吵闹的声音。夜晚保持社交群体结构,并互相分享捕食或栖息地点的信息。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常在雨季结束后,大约2月至9月之间,在自然洞穴、空巢箱或白蚁巢中产2到7枚蛋。雌鸟孵化期约23-25天,幼鸟需再经历36-37天的羽毛生长期。成鸟会继续抚养一段时间,直至幼鸟完全自给自足。

【外型辨识】
14个亚种族差别主要体现在头部和喉咙上方的颜色分布上,通常可通过较小的脸部黄色羽毛环及虹膜颜色区分。它们共分成四个主要类型:铜绿色亚种、巴西亚种、金肩亚种、指名亚种等。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当前,该种群属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无危级别(LC)。虽然局部区域存在压力,如捕猎与粮食作物的威胁,但总体种群状况稳定。

【地理分布】
褐色鹦哥涵盖了从阿鲁巴、巴巴多斯、巴西东北部及北部、圣玛丽亚岛(哥伦比亚)、圣马丁岛(荷兰属)到委内瑞拉和苏里南等广泛地区,并已成功引入至美国维尔京群岛。该物种在哥伦比亚甚至可达2600米的高原,大多数栖息地维持在海拔1200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