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喉鹦哥
英文名:Olive-throated Parakeet
学名:Eupsittula nana
【简介】
绿喉鹦哥(Olive-throated Parakeet,学名:Eupsittula nana)属鹦形目,鹦鹉科,欧普锥尾鹦鹉属,广泛分布于中美洲及西巴拿马,牙买加亦有生活记录。以热带低地常见,尤其偏爱半开放环境,包括散布有树木的山坡,甚至城乡交界地带。
【外形特征】
绿喉鹦哥体型中等,体重约72至85克,长度为21.5厘米至26厘米。胸腹、喉部为橄榄棕色,绿色的翅膀上显眼点缀着蓝紫色条纹。其头部、背部和翅膀主要为深绿色,眼圈白色裸皮,喙角褐色,尖端较淡,胫部黑色,虹膜则是黄至橙色。
【生活习性】
绿喉鹦哥栖息于湿润森林边缘,落叶林以及河流附近的植被,还有灌木丛、种植园,甚至花园。牙买加最常见于石灰岩森林,高度可达1500米;在多米尼加共和国则主要分布于山脚附近。它们以果实,特别是无花果、Inga、Hura、Hieronyma、Bursera simaruba等,以及偶尔的叶子或花朵为食。某些情况下也会掠夺农民的玉米等农作物。
【鸣叫特征】
绿喉鹦哥鸣叫声尖锐,常发出“krik-krik-krik-krik”或无序的“krrieh krrie krreah”声。其飞行姿态令人印象深刻,能发出如同“creek”或“clack”的强劲而急促的声调,在多个场合下重复。此外,它们在栖息时也会发出一系列不同的噪音。
【繁殖习性】
绿喉鹦哥的繁殖期在牙买加通常是3月至6月,3至5枚蛋在白蚁丘或树洞巢中产出。幼鸟与成鸟颜色相似但虹膜为褐色。
【外型辨识】
绿喉鹦哥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Eupsittula nana nana)和墨西哥亚种(Eupsittula nana vicinalis),亚种中vicinalis体型略大而颜色更鲜艳。
【保护状况】
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维护方面,牙买加被列为近危物种,数量估计为10,000至20,000左右且有减少的趋势。不过在多米尼加共和国的数量在增加。在中美洲的其它地区,它在当地是常见的,但有些区域由于栖息地的缩小,数量有所下降。
【地理分布】
绿喉鹦哥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及西巴拿马,牙买加亦有生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