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织雀科 > 巧织雀属 > 淡黄肩织雀
淡黄肩织雀

淡黄肩织雀

英文名:Montane Widowbird

学名:Euplectes psammacromius

【简介】

淡黄肩织雀(学名:Euplectes psammacromius,英文名:Montane Widowbird)属于巧织雀属的一种。它生活在海拔1800至3000米的山地短密草地上,主要分布在东非的坦桑尼亚、赞比亚和马拉维。

【外形特征】

- **雄鸟**:在繁殖期,体长约15厘米(含尾部),尾羽特别长,平均可达24.7厘米。全身几乎全黑,肩部的次要飞羽为鲜黄色,中间和主要飞羽基部以及初级飞羽基部为淡肉桂色。
- **雌鸟及非繁殖期雄鸟**:体表为暗褐色条纹,上体颜色较浅,喉部及下体呈淡褐色并带有微弱条纹。雌鸟颜色更为素淡,上体条纹不明显,下体呈哑光白色,翅膀为棕色,仅隐约可见黄色边缘,喙呈粉红色。

【生活习性】

淡黄肩织雀生活在海拔1800至3000米的山地短密草地上,倾向于靠近溪流的地带。非繁殖季节时会形成大群,食物主要以草籽和昆虫为主。

【鸣叫特征】

淡黄肩织雀的鸣叫为一系列复杂音符组成的高音调歌曲,同时有哨音和咔嗒声的叫声。

【繁殖习性】

- **繁殖期**:在坦桑尼亚为五月,在赞比亚为一月,在马拉维为十月至十一月。
- **雄鸟的领地性**:雄鸟在繁殖期有领地性,通过飞行展示进行求偶。
- **巢与蛋**:巢呈圆顶形,侧面入口,由细草松散编织而成,通常离地面不超过20厘米。每窝产2枚蛋,蛋壳呈淡橄榄绿色,带极细小的棕色斑点和条纹。

【外型辨识】

本条目的信息综合自现有的学术文献和资料,如有关信息变化,需要对应的专业数据和观察资料进行及时更新。

【保护状况】

IUCN红色名录归类为“无危”(LC)。其分布范围有限但在其居住地内较常见,在马拉维/赞比亚的尼亚卡国家公园及坦桑尼亚乌祖翁加瓦山脉和龙格韦山的保护区中均有发现。

【地理分布】

淡黄肩织雀主要分布在东非的坦桑尼亚西南部高地、赞比亚东北部和马拉维北部的尼亚卡高原,海拔1800至3000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