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臀巧织雀
英文名:Zanzibar Red Bishop
学名:Euplectes nigroventris
【简介】
黑臀巧织雀(学名:Euplectes nigroventris,英文名:Zanzibar Red Bishop)属于雀形目织雀科巧织雀属的鸟类,主要分布在非洲沿海地区,包括从肯尼亚东南部至坦桑尼亚南部,一直延伸到莫桑比克中东部。
【外形特征】
繁殖季节的雄鸟体色极为引人注目,额头、头顶和颈背为红色,肩部为鲜艳的赤褐色,其余上身直至尾羽覆羽呈现红色。翅膀灰褐色带淡色边缘,尾巴灰褐色,大腿部分为橙黄色至棕色,腹部呈黑色。非繁殖期的雄鸟和雌鸟体色相近,上身及尾羽覆羽呈褐色并带有深褐色中央条纹,下体为淡白色且胸中部带有淡黄色斑块,大腿部分为淡黄色。幼鸟与雌鸟相似,但上身羽尖边缘宽、颜色较浅。
【生活习性】
黑臀巧织雀栖息于沿海草甸和农田区域,海拔不超过1000米。它们主要以种子为主食,包括Echinochloa haploclada和Panicum maximum的种子,此外也食用稻谷和高粱。也会捕食小型昆虫,为雏鸟补充营养。它们通常群居生活,时常与其他巧织雀属和Quelea种类混群。
【鸣叫特征】
该鸟类的鸣叫声柔和,带有沙沙声并夹杂着尖锐的鼻音声“zhhhnn”或“djeeeeen”。接触时发出“tsip”声,受惊时会发出尖锐的“drrt”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一般在肯尼亚的5月至10月,在坦桑尼亚全年皆可见繁殖记录。每只雄鸟可同时拥有五位配偶,采用一夫多妻制。雄鸟负责建造巢穴,为薄壁椭圆形结构,侧面开口,使用草条构成,内部则由雌鸟使用Panicum maximum等草籽头进行衬垫,形成一个覆盖入口的门廊结构。巢穴通常建在草地、芦苇或灌木丛中,距离地面高度1至1.5米左右。每窝产卵的个数通常为2至3枚,平均鸡蛋尺寸约为16.5x12.5毫米,呈淡蓝色,略带稀疏的棕色斑点。仅雌鸟承担孵卵任务,孵化期为12天;家养期间,仅雌鸟喂养幼鸟,家养期持续大约13至16天。
【外型辨识】
繁殖期的雄鸟因全身黑色的下部与橙红色上部对比鲜明而易于辨认。非繁殖期的雄鸟和雌鸟与其他巧织雀属物种相似,但体型比其他物种较小,且不具有如火冠巧织雀等种类显著的黄色翼色边。
【保护状况】
黑臀巧织雀广泛分布在非洲从肯尼亚东南部至坦桑尼亚南部直至莫桑比克中东部的沿海地带,包括Zanzibar和Pemba等岛屿。该物种的保护状况为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无危级别(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