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肩巧织雀
英文名:Yellow-mantled Widowbird
学名:Euplectes macroura
【简介】
黄肩巧织雀(学名:Euplectes macroura),也被称为Yellow-mantled Widowbird,是雀形目织雀科巧织雀属的一种鸟类。因其独特的黑黄色相间及长尾羽毛而著称,主要在繁殖季节,雄性会长出显眼的金色肩部羽毛。这一物种广泛分布于非洲的西部、中部、东部和东南部,具体包括安哥拉、贝宁、喀麦隆等众多国家。
【外形特征】
黄肩巧织雀在繁殖季节的雄性体长约19厘米,而非繁殖期则为14厘米左右,体重通常在22至29克之间。雄性主要为黑色,肩部具有金色羽毛,尾羽较长,平均长度约10.7厘米。而在非繁殖季节,雄性的尾羽变短且呈褐色。非繁殖期的雄性和雌性外表相似,颜色偏棕,有稍黄的翼羽和淡色腹部,其中雌鸟的翼羽边缘较浅,腹部颜色更淡。
【鸣叫特征】
黄肩巧织雀的叫声包括一系列尖锐的“zhet”音节,雄鸟在领地展示时会发出尖声的颤音和嘶嘶声。此外,雄鸟在飞行时也会发出哨音。
【生活习性】
该种鸟栖息于湿润草地、沼泽或包含树木和灌木丛的环境,也出现在废弃农田、稻田及密集草丛地带。活动范围广泛,海拔高度从低处延伸到1700米,适应多种气候条件。主要食物是莎草科植物种子,同时会捕食白蚁和其他昆虫。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在雨季,通常在不同地区有所区别。雄鸟实行一妻多夫制,每只雄鸟可能吸引5只雌鸟。雄鸟通过追逐飞行和展示尾羽吸引配偶,巢穴由雄性搭建框架,雌性则增添干草。通常建在草地15到60厘米高的草丛中,孵化期为12至14天,由雌鸟独自由于雏鸟抚养,直到幼鸟离巢。
【外型辨识】
繁殖季节中的雄鸟与雌鸟区别显著,最具特征的是雄鸟的长尾与金色肩羽。亚种macrocerus的雄鸟在繁殖时肩部羽毛持续为黑色而非金色,并且尾部更为显长。
【保护状况】
黄肩巧织雀现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认定为无危(LC)物种。
【地理分布】
黄肩巧织雀广泛分布于非洲的西部、中部、东部及东南部,主要国家包括安哥拉、布基纳法索、乍得、刚果民主共和国、加纳、肯尼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