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织雀科 > 巧织雀属 > 火额巧织雀
火额巧织雀

火额巧织雀

英文名:Fire-fronted Bishop

学名:Euplectes diadematus

【简介】
火额巧织雀(英文名: Fire-fronted Bishop,学名: Euplectes diadematus)是织雀科巧织雀属的一种鸟类,主要分布于非洲的索马里中部、肯尼亚至坦桑尼亚东北部。

【外形特征】
成年雌雄特征:
繁殖季节雄鸟羽色艳丽,头部、背部为黑黄相间,额斑鲜红并带有黑色中央,腹部和尾下覆羽为黄色,大腿白色;非繁殖季节,雄鸟与雌鸟相似,羽毛中心有暗色条纹,体色偏淡棕,翼羽边缘淡黄。雌鸟亦呈现棕色化且边缘淡黄。

【生活习性】
栖息地海拔低于1000米处,包括开阔草地、耕作区以及临水区域,活跃于沿海灌丛沙丘、稻田和临时洪水区,以草籽、白蚁和蜘蛛等食物为主要食料。它们通常聚集以集群体捕食,有时会与其他织雀科鸟类混群。它们具备游荡或迁徙习性,繁殖行为受降雨模式影响。

【鸣叫特征】
该种类的鸣叫声高而清脆,类似连续的啾啾声。

【繁殖习性】
索马里繁殖期在8月至9月,而肯尼亚在5月至6月,雨后亦见繁殖活动。雄鸟筑巢时展示上下跳跃和抖动羽毛的习性并拍打翅膀。巢呈圆筒状,顶端有较小出入口,用草茎和叶片松散编织,雌鸟与雄鸟共同参与筑巢,且在孵化阶段进一步填充柔软草料。该物种可能为群居一雄多雌制。每次产卵2至5枚,每枚蛋为淡蓝色,带有黑色斑点,平均大小为16.5 x 12.5毫米。孵化期为10至12天,雏鸟期为11至12天。

【外型辨识】
非繁殖季节的雄鸟和雌鸟在羽毛上有白色和淡黄色间隔,通过边缘黄色线鲜明可辨。

【保护状况】
该物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

【地理分布】
该鸟类自然分布于非洲的中部索马里、肯尼亚南部与坦桑尼亚东北部,并随着降雨模式的变化而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