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织雀科 > 巧织雀属 > 黄顶巧织雀
黄顶巧织雀

黄顶巧织雀

英文名:Yellow-crowned Bishop

学名:Euplectes afer

【简介】
学名:Euplectes afer
英文名:Yellow-crowned Bishop
分类:雀形目织雀科巧织雀属的鸟类

【外形特征】
黄顶巧织雀以其亮眼的黄色与黑色交相辉映的繁殖期羽毛闻名。雄性黄顶巧织雀在繁殖季节具有鲜明的金黄色头顶、前额和后冠,颈部后方则有一条黑色宽带,脸颊、喉部、胸部以及腹部均为黑色,而肩部点缀有黄色斑点,背部和臀部则覆盖着更多的黄色,翅膀和尾巴则呈棕色。非繁殖季节中,雄鸟和雌鸟体型小而精致,体长约9.5至10.5厘米,体重大约15克。雌鸟及非繁殖期的雄鸟外表颜色以淡褐色为主,上体布有较深的条纹,下体为白色,并带有细小的暗色条纹,在胸侧和胁部尤为明显。

【生活习性】
黄顶巧织雀偏爱开阔的草地、湿地、泛滥平原和季节性水浸地带,经常出现在小麦和高粱田地以及湿地边缘的杂草丛中。它们通常群居,并在非繁殖季节与其他种类的鸟儿混群。它们的主要食物为草籽,同时还摄取少量的昆虫,呈现出典型的杂食性取食策略。

【鸣叫特征】
它们的鸣声高亢,充满了嘶哑的嗡嗡声,类似于某种昆虫发出的音效,具体描述为“zzzzzz, zzit, zzit, zzzz”。在求偶活动中,雄鸟还会发出特殊的颤音“zzeeet zzzeeet zzzeeet”,随后以“rik-rik-rik”的敲击声结束。

【繁殖习性】
繁殖期间主要为7月至10月,少许地区延展至1月至4月。在这一时期,雄鸟会在领地内建造侧面开口的球状巢,以期吸引雌鸟前来落户。每巢通常产下2至4枚白色带暗斑的蛋,这些蛋将由雌鸟独家负责孵化,孵化期大约持续12至14天。雏鸟将在孵化后第11至13天间离开巢穴独立生活。

【外型辨识】
黄顶巧织雀对比黄色巧织雀较为轻盈,且头部缺少黄色羽毛。它们在非繁殖期的羽毛颜色与南部红巧织雀有些许相似,但后者拥有一抹浅黄色的胸部而非纯粹的白色。

【物种区别】
黄顶巧织雀对比黄色巧织雀较为轻盈,且头部缺少黄色羽毛。它们在非繁殖期的羽毛颜色与南部红巧织雀有些许相似,但后者拥有一抹浅黄色的胸部而非纯粹的白色。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黄顶巧织雀目前被列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黄顶巧织雀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南部地区,包括非洲西部、中部、东部及南部。它们在众多国家中被发现,比如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等,但具体区域内它们的分布会因当地生态条件的细微差异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