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顶蜂鸟
英文名:Oaxaca Hummingbird
学名:Eupherusa cyanophrys
【简介】
蓝顶蜂鸟(学名:Euphemusa cyanophrys),属于雨燕目蜂鸟科,是生活在墨西哥南部的独特鸟类。其显著特征是头部呈亮蓝色,常栖息于湿润的常绿森林及阴凉咖啡种植园中。
【外形特征】
蓝顶蜂鸟雄性体羽呈闪亮的翡翠绿色,头部有明显的紫蓝色色块,双翼长有显眼的红褐色斑点,尾羽中间为绿色,其余为白色或近白色。雌性体羽颜色较浅呈淡灰色,尾羽边缘为不同程度的灰绿色,而翼上的红褐色斑点则不如雄性明显。
【生活习性】
它们活跃于林下至中层区域,穿梭于花朵之间,展露其白色尾羽。该物种主要栖息在云雾林、半落叶林、松树常绿林和河岸林内,通常活动于海拔700至2,600米之间,尤在1,800米以下更为常见。以花蜜为主要食源,已知访问Inga、Lobelia、Malvaviscus和Psittacanthus等植物的花朵,偶尔也会捕食小型节肢动物。
【鸣叫特征】
蓝顶蜂鸟的叫声以快速的颤音为主,类似于白尾蜂鸟的尖锐吱吱声,但速度更快,更紧凑,具体细节尚不明确。
【繁殖习性】
有关繁殖的具体情况较为有限,但有记录表明,繁殖期主要发生在5月、10月和11月。雌鸟建造杯状巢,由苔藓制成,内部衬有植物绒毛,巢外观覆盖地衣,并置于地面以上1.2至5.4米处的小枝上。每窝产2枚卵,其孵化期及雏鸟离巢时间尚不详。
【外型辨识】
蓝顶蜂鸟与白尾蜂鸟的雌性极其相似,以至于难以区分。但雄鸟的紫色蓝顶冠能够轻易区分开来。绿蜂鸟虽然外表相似,但由于其独特的红褐色羽尾、白色或土黄色腹部及部分红色喙部,因而与蓝顶蜂鸟也有所不同。
【保护状况】
蓝顶蜂鸟被列为“濒危”物种(IUCN标准),主要由于其栖息地的丧失而面临严重危机。
【地理分布】
该物种的地理范围严格限于墨西哥南部奥阿哈卡州Sierra Madre del Sur山脉的太平洋斜坡,包括一处名为Sierra de Miahuatlán的区域。其独特的生存环境和有限的地理分布亟需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