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头黑鹂
英文名:Brewer's Blackbird
学名:Euphagus cyanocephalus
【基本信息】
蓝头黑鹂(学名:Euphagus cyanocephalus,英文名:Brewer's Blackbird)是斑雉目、拟黄鹂科和锈色黑鹂属的鸟类。因鸟类学家托马斯·梅奥·布鲁尔而得名。该物种广泛分布在北美洲,繁殖区主要在加拿大西南和中南部至美国西部,非繁殖季节则迁徙至墨西哥南部。
【外形特征】
成年雄性蓝头黑鹂体长约21-25厘米,平均体重为67克,羽毛呈现闪亮的黑色。在强光下,头部和颈部呈现紫色光泽,身体的其余部分呈现蓝绿色光泽。雌性蓝头黑鹂体长约20-22厘米,平均体重为58克,整体呈暗褐色,带有轻微的金属光泽,头部和颈部带有浅紫色,身体其他部位略带金属绿色光泽。两只鸟的喙都直而尖,腿和脚是黑色。
【鸣叫特征】
叫声特点是尖锐的'check'声,便于识别。
【生活习性】
蓝头黑鹂栖息于开阔地带,包括水边、停车场等,适应人类生活环境。它们的栖息地包括湿地和森林,分布海拔范围从低至海平面以下至海拔8,000英尺的高度。冬季会迁徙至美国东南部和墨西哥。
【繁殖习性】
蓝头黑鹂在春季进行繁殖,可能会组成多达30对的繁殖群落。雌鸟负责筑巢,蛋通常产在树顶或水边的芦苇中,高度大约20至40英尺。每窝卵数为3-7枚,蛋壳呈浅棕色带深色斑点,雌鸟孵卵期为12至14天。雏鸟大约两周后可以离开巢穴。
【外型辨识】
与锈色黑鹂相比,雄性蓝头黑鹂头部的紫色光泽更明显且体型较小,而与拟八哥相比,它的尾部更短。
【保护状况】
蓝头黑鹂的保护状况评定为无危(IUCN 3.1)。
【地理分布】
自20世纪以来,蓝头黑鹂的分布范围显著向东扩展,特别是在五大湖地区。繁殖区包含加拿大西南部和美国西部至中南部。在非繁殖季节,它们会向南迁徙至墨西哥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