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肉垂鵙雀鹟科 > 肉垂鵙雀鹟属 > 肉垂犁嘴鸟
肉垂犁嘴鸟

肉垂犁嘴鸟

英文名:Wattled Ploughbill

学名:Eulacestoma nigropectus

【简介】
肉垂犁嘴鸟(Eulacestoma nigropectus),又称肉垂鵙雀或犁嘴鵙,是雀形目肉垂鵙雀鹟科的唯一物种。该鸟以其独特的犁状喙与脸颊两侧的肉垂而闻名,一般分布于新几内亚中部山脉的森林中。

【外形特征】
肉垂犁嘴鸟体型较小,体重约20克,翼长约69.4毫米,嘴峰长约15.2毫米,喙宽度3.9毫米,喙厚度8.4毫米,跗跖约19毫米,尾长约51.8毫米。雄鸟头部和上体呈黄绿色,额部金色,面部和肩羽橄榄色,眼周黑色,脸颊两侧肉垂玫瑰粉色;翼上覆羽呈黑褐色,初级飞羽边缘橄榄绿色,尾羽黑褐色边缘橄榄绿色;颏部和喉部黄色,胸部和下喉部黑色,余下体羽橄榄绿色。雌鸟上体为橄榄色,下体淡橄榄色,胸部有轻微白色条纹,没有肉垂。

【生活习性】
栖息于海拔1950至2850米的山地森林及其周边地区,偏好茂密的再生林和竹丛。主要以昆虫为食,活动范围覆盖林下层和中间层,最高可达10米。通过啄剥树皮和挖掘苔藓来获取食物。它们常与混合种群共同觅食。

【鸣叫特征】
其叫声包括细长且水平的哨音,有约6个交替上升和下降的哨音序列,间或重复发出嗡嗡声。

【繁殖习性】
肉垂犁嘴鸟的繁殖季节似乎跨越雨季和旱季。未受精蜂鸟的幼鸟出现在5月和6月底,成年雌鸟于7月处于繁殖状态,表明它们可能在这两个季节内都有繁殖行为。据知,雄鸟参与孵化,具体雌鸟的角色尚不得知,可能雌雄共同承担孵化任务。详细繁殖行为有待进一步研究。

【外型辨识】
肉垂犁嘴鸟因其独特的犁状喙和脸颊两侧的玫瑰粉色肉垂而容易识别。

【保护状况】
肉垂犁嘴鸟的保护状况为IUCN无危(LC)等级,无需特别保护措施。

【地理分布】
其地理分布涵盖了新几内亚的韦兰德山脉至东南部的欧文斯坦利山脉,主要栖息于中央山脉森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