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眉企鹅
英文名:Fiordland Penguin
学名:Eudyptes pachyrhynchus
【简介】
黄眉企鹅(学名:Eudyptes pachyrhynchus)是冠企鹅属的一种鸟类,以其宽阔的黄色眉毛和眼睛下方的白色条纹而著称。
【外形特征】
成年黄眉企鹅体型中等,体长在55至71厘米之间,体重一般在2.1至5.1公斤。头部、咽喉和上体主要为深黑色,带有蓝灰色调,下体为白色。它们最显著的特征是从喙基延伸至眼侧,再垂至颈侧的黄色眉毛,喙为橙色,脚为粉色,趾底为棕色。雄鸟略大于雌鸟,喙更粗壮,眉毛也更宽。幼鸟的黄色眉毛较薄,颜色偏暗,头部为灰色,主要以黑色区域和密集的白色条纹相融为主。
【鸣叫特征】
黄眉企鹅的叫声多样,包括喇叭声、低沉的咆哮或嘶嘶声等,当受到威胁时,脸颊上的白色条纹会变得更加显眼。
【生活习性】
黄眉企鹅栖息于湿润的海岸雨林山坡或岩岸洞穴,偏好茂密的林地。繁殖和换羽期间会在新西兰南岛西南部和斯图尔特岛上进行。非繁殖季节可能游弋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和塔斯曼海上。它们主要以小型的箭鱿、红鳕鱼和磷虾等海洋生物为食。
【繁殖习性】
黄眉企鹅在每年6月至7月返回繁殖地筑巢。巢穴通常隐藏于树根下或岩洞中,通常每窝产2枚蛋。两只企鹅轮流孵卵31至36天后,幼鸟破壳而出。前两至四周中,每只成年企鹅轮流照顾并喂食幼鸟。幼鸟约为75天后独立,并在次年11月离巢。
【外型辨识】
黄眉企鹅的喙基部无裸露的皮肤,且眉毛较宽,这使其区别于翘眉企鹅和斯岛企鹅。
【物种区别】
黄眉企鹅的喙基部无裸露的皮肤,且眉毛较宽,这使其区别于翘眉企鹅和斯岛企鹅。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黄眉企鹅被列为近危物种。它们的数量在过去从约5000对减少至3000对左右。主要威胁来自栖息地破坏和非本土动物(如猫、狗、老鼠、白鼬)的入侵。
【地理分布】
黄眉企鹅的主要繁殖地在新西兰南岛南部的峡湾(菲奥德兰)、斯图尔特岛及其周边岛屿。非繁殖季节,可能会迁徙到塔斯曼海和澳大利亚东南部水域。在历史上,分布范围远至新西兰北岛,但随着波利尼西亚人的到来和猎捕活动,其分布范围已大幅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