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鸻形目 > 石鸻科 > 大石鸻属 > 澳洲石鸻
澳洲石鸻

澳洲石鸻

英文名:Beach Stone-curlew

学名:Esacus magnirostris

【简介】
澳洲石鸻,学名Esacus magnirostris,英文名为Beach Stone-curlew。属于鸻形目石鸻科大石鸻属的鸟类。

【外形特征】
体型庞大,具有硕大的喙、黑白相间的面部以及黄色的大眼睛。成鸟体长51至57厘米,雄鸟体重在870至1130克之间,雌鸟体重在980至1020克之间。头部有黑白灰相间的条纹,喙呈黑色,基部有黄色区域。翅膀宽大且末端较方,飞行时显得与鸨类相似。幼鸟的裸露部分颜色较为黯淡,且上体羽毛有淡黄色的边缘。

【鸣叫特征】
主要在夜间鸣叫,鸣叫声为重复的双音节哨声,如“kee-wee”或“kee-loo”,模仿笛声,还伴有虚弱的警报声和沙哑的叽喳声。

【繁殖习性】
澳洲石鸻的繁殖季节从9月至11月在澳大利亚,而热带地区的繁殖季节则从4月至11月。可能是采取一夫一妻制,在低密度的繁殖环境中每年进行一次繁殖。在沙洲、沙嘴或岛屿上筑巢,产一枚蛋,蛋呈淡奶油色、淡棕色或灰色,上面有黑色至深棕色斑点,孵化周期约为30天。幼鸟在五周左右开始长毛,7周时外观接近成鸟,但仍可见到残留的绒毛,并在12周后能良好地飞行,独立能力则在7至12个月内成熟。

【外型辨识】
与较小的大石鸻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其更大的喙和独特的面部图案,以及闭翅时可见的黑带状翅带更加明显。

【保护状况】
IUCN名录评为近危。因栖息地丧失、低繁殖率和引入的捕食者数量增加以及人类活动干扰,该物种可能处于脆弱状态。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尽管有理想的繁殖生境,已知的繁殖记录却相对较少,可能与人为活动有关。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远东、澳新界,包括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岸线及岛礁,自安达曼群岛至菲律宾西南部,南部延伸至印尼群岛、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北部及新西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