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八色鸫科 > 红胸八色鸫属 > 黑头八色鸫
黑头八色鸫

黑头八色鸫

英文名:Black-crowned Pitta

学名:Erythropitta ussheri

【简介】
黑头八色鸫,学名Erythropitta ussheri,属于雀形目八色鸫科红胸八色鸫属鸟类,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婆罗洲东北部的Sabah。

【外形特征】
成年黑头八色鸫长约13至15.5厘米,体重在50至64克之间。其显著的体貌特征是黑色头部和鲜艳的红色腹部,眼后有一条细窄的亮蓝色纹路。上体呈现深紫蓝色,翼弯处有一片天蓝色斑块。雄鸟的翼羽颜色较为亮丽,而雌鸟的颜色相对较暗。幼鸟通体呈暗褐色,成年后逐渐换成与成鸟相同的羽毛颜色。

【生活习性】
黑头八色鸫栖息于低地热带雨林、砍伐较轻的森林、次生林、Albizia和老橡胶园,尤其是在沟壑中植被密集的环境。它们主要在近地面的灌木丛中觅食,以昆虫、蜘蛛、小型蜗牛等为主要食物来源。环境适应性强,但其栖息地通常限于海拔300米以内的低地。

【鸣叫特征】
该物种的鸣唱清晰,且音量逐渐增强,最后突然停止,一般持续3至4.2秒,频率集中于1.2至1.3 kHz之间。相较于同属的榴红八色鸫,其声音较长且波动较小。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为2月至7月,它们筑巢于接近小溪的泥岸边,巢结构为枯叶、小枝条和苔藓,入口处通常用腐烂的木屑覆盖。每巢通常产卵2个,由双亲共同孵化。雏鸟在孵化后的15天内离开巢穴。

【外型辨识】
黑头八色鸫很容易与榴红八色鸫区分开,前者头部全黑,而后者有明显的红色头冠。

【物种区别】
黑头八色鸫和榴红八色鸫的分布区几乎不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