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鸻形目 > 鸻科 > 红膝麦鸡属 > 红膝麦鸡
红膝麦鸡

红膝麦鸡

英文名:Red-kneed Dotterel

学名:Erythrogonys cinctus

【简介】

红膝麦鸡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鸟类,体长约17至19.5厘米,重35至77克,翼展33至38厘米。成年鸟头部为黑色,与白色喉咙形成鲜明对比;还有黑色胸带和栗色侧腹斑块。红膝麦鸡的特点是其长腿呈粉红色,胫部和“膝盖”部分尤为明显。喙长约且微弯,颜色灰暗。

【外形特征】

红膝麦鸡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鸟类,体长约17至19.5厘米,重35至77克,翼展33至38厘米。成年鸟头部为黑色,与白色喉咙形成鲜明对比;还有黑色胸带和栗色侧腹斑块。红膝麦鸡的特点是其长腿呈粉红色,胫部和“膝盖”部分尤为明显。喙长约且微弯,颜色灰暗。

【鸣叫特征】

红膝麦鸡发出低沉的滚动颤音,飞行、展示或受到惊吓时会发出“prr prip-prip”的声音,遇险时则发出清晰的双音节“wit, wit”声。

【生活习性】

红膝麦鸡生活在淡水湿地中,如沼泽、湖泊、溪流等地,偏好临时和永久性淡水湿地,特别是在雨季或洪水泛滥时期。雨季或洪水过后,数量显著增加,有时会形成多个小群或数十只的大群。进食主要在白天进行,食物包括螺类、贝类、甲壳类、蜘蛛、昆虫和种子,它在泥滩边缘搜索食物,有时也游至深水区觅食。

【繁殖习性】

红膝麦鸡通常在夏季、秋季或早冬雨后开始繁殖,繁殖期通常在8月至12月之间。它们选择沙地、湿土或泥地作为筑巢地点,通常会在植被密集的环境中筑巢,与黑翅叉尾雨燕、红颈滨鹬和灰头潜鸭共存。筑巢材料包括树枝、草和其他植物材料,一窝产卵四枚,具体的孵化期和雏鸟的照料信息尚不明确。

【外型辨识】

红膝麦鸡与其他同类鸟类相比,具有独特的黑色头部、白色喉咙以及栗色侧腹斑块,这些特征加上其鲜明的粉红色长腿,使其在同类中显得格外醒目,易于被识别。

【保护状况】

红膝麦鸡在IUCN红色名单中的保护级别为LC(无危)。

【地理分布】

该物种广泛分布于极南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除塔斯马尼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外),以及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爪哇岛及巴布亚新几内亚、新西兰(澳大利亚及其附近岛屿)等地的太平洋诸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