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雨燕目 > 蜂鸟科 > 毛腿蜂鸟属 > 铜腹毛腿蜂鸟
铜腹毛腿蜂鸟

铜腹毛腿蜂鸟

英文名:Coppery-bellied Puffleg

学名:Eriocnemis cupreoventris

【简介】

铜腹毛腿蜂鸟(学名:Eriocnemis cupreoventris),属雨燕目蜂鸟科毛腿蜂鸟属。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北部的安第斯山脉,包括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

【外形特征】

铜腹毛腿蜂鸟体型较小,长度约为9至10厘米,体重在4.4到5.6克之间。雄鸟具有闪亮的绿体色,呈现出蓝绿色的上尾覆羽;下体为发亮的绿黄色,腹部中心部位呈现金铜色,尾下覆羽发散着紫罗兰色光泽,而尾羽成叉状的蓝黑色,十分醒目。腿基部覆盖有蓬松的白色绒毛。雌鸟与雄鸟极为相似,但喉部带有灰色斑点,腹部铜色较淡。幼鸟胸部呈黑色,腹部缺乏铜色光泽。

【生活习性】

该物种主要栖息于高山森林边缘、灌木地带和帕拉莫地带的水汽较多地区,偶尔会出现在潮湿森林的内部。铜腹毛腿蜂鸟生活在2000至3000米的海拔范围内,尤其是在2500米以上的区域更为常见。这种鸟的粮食采购方式主要是定居行为,并有进行季节性高度迁移的倾向。其主食为花蜜,偏好于具有短花冠的灌木和小树,如属Palicourea、Cavendishia和Pernettya的植物。此外,铜腹毛腿蜂鸟也捕食部分昆虫。

【鸣叫特征】

已知铜腹毛腿蜂鸟的唯一叫声为一个尖锐的金属音“tseek”,其频发间隔不定,在栖息和悬停飞行期间经常会发出此声。

【繁殖习性】

铜腹毛腿蜂鸟的繁殖季节从9月开始直到次年1月结束。雌鸟筑巢于密集植被中,巢穴的具体位置和构造尚未被详细描述过。每个巢中通常孵化出两个白色的蛋,但具体的孵化时间和幼鸟的独立时期尚未研究明确。

【外型辨识】

铜腹毛腿蜂鸟属于雨燕目蜂鸟科的一员,不进行亚种分化,是单一型物种。腹部的金铜色、腿基部的白色绒毛,以及亮蓝宝石色的尾下覆羽是其显著特征。

【保护状况】

铜腹毛腿蜂鸟被列入CITES II附录中,为地理分布有限的物种。根据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分类,铜腹毛腿蜂鸟目前被归为无特别保护需要的物种,该物种被列为低濒危(LC)等级。

【地理分布】

铜腹毛腿蜂鸟在委内瑞拉的安第斯山脉(如梅里达州)和哥伦比亚东部的安第斯山脉地区存在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