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百灵科 > 雀百灵属 > 白颊雀百灵
白颊雀百灵

白颊雀百灵

英文名:Fischer's Sparrow-Lark

学名:Eremopterix leucopareia

【简介】
白颊雀百灵(学名:Eremopterix leucopareia),又称为Fischer's Sparrow-Lark,隶属于雀形目百灵科雀百灵属。该物种是为了纪念德国探险家Gustav Fischer而命名。

【外形特征】
白颊雀百灵的雄鸟具有显著的视觉特征,头部呈棕色并带有深色斑纹,白脸颊上有黑色宽带,前颈部领圈和胸中央也有黑色斑点;雌鸟的外观较暗淡,带有明显条纹。整体外表呈现出浅色羽毛和深色条纹的特征。该鸟种头部的羽毛与栗背雀百灵相比,有一个显著的优势,即前两者并不存在明显的白色斑块。悬羽掩盖其鼻孔,翅膀边缘尖长,尾部相对较短,脚底部表面有盾状鳞片,后爪长而直。

【鸣叫特征】
白颊雀百灵鸣声尖细而优美,常在地面、飞行或振翅降落时发声。

【繁殖习性】
白颊雀百灵在干燥草原、半沙漠和有稀疏植被的沙漠地带生活,它们在地面行走觅食,主要以草籽、嫩芽和昆虫为食。该鸟种雄鸟在求偶时,通常在空中鸣唱或拍打翅膀。巢通常建于松软沙质地形上,用小卵石或沙子加固外缘,内部由杂草草叶和细蒿秆构成。每次产卵2-3枚,由两代轮流孵化,孵化周期为11-12天。雏鸟孵化时无羽毛,7天后睁眼,14或15天时首次尝试飞行。

【生活习性】
白颊雀百灵生活于干燥的大草原、半沙漠或有稀疏植被的沙漠区域。当捕食时,通常在地面行走中寻找食物,主要以草籽、嫩芽为食,同时捕食昆虫。它们在地面和空中高度灵活,受惊扰时常藏匿不动,因有隐蔽的保护色不易被察觉。它们常见于土岗或沙丘站高歌唱,鸣声尖细且美妙。

【外型辨识】
白颊雀百灵生活于干燥的大草原、半沙漠或有稀疏植被的沙漠区域。当捕食时,通常在地面行走中寻找食物,主要以草籽、嫩芽为食,同时捕食昆虫。它们在地面和空中高度灵活,受惊扰时常藏匿不动,因有隐蔽的保护色不易被察觉。

【保护状况】
白颊雀百灵种群受自然界资源的限制与保护,需面对气候或环境的变迁及其他威胁因素,但目前在其分布范围之内,种群较为稳定,处于IUCN评定的无危类别中。

【地理分布】
白颊雀百灵主要分布于非洲中部的肯尼亚、赞比亚、莫桑比克西北部和坦桑尼亚部分地区。此外,其地理位置可能已扩展至更多的国家如马拉维、布隆迪、刚果民主共和国、乌干达及坦桑尼亚东南部。全球活动范围约为748,000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