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尾蚁鹩
英文名:Rufous-tailed Stipplethroat
学名:Epinecrophylla erythrura
【简介】
棕尾蚁鹩(学名:Epinecrophylla erythrura),属于雀形目蚁鸟科格喉蚁鹩属。在拉丁美洲广泛分布,具体包括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
【外形特征】
该物种体型约为10至12厘米,体重范围在9.5至12.5克之间。雄鸟头部为灰色,冠、颈及上背部为橄榄棕色,下背部、臀部和尾巴呈红褐色。翅膀为棕色,翼羽带有黑色边缘和淡色尖端。雌鸟脸部略呈黄褐色,喉咙和胸部为赭色,腹部为带有赭色斑点的棕色。两者均具有红色或橙色的眼睛和深色喙。
【生活习性】
棕尾蚁鹩生活在低地和山脚的常绿森林以及过渡森林和Várzea区域。通常在森林下层至中层觅食,高度为5至15米,主要活动在600米以下的海拔。它们主要捕食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经常单独、配对或以小家庭群的形式活动,并常常加入混合物种觅食群。
【鸣叫特征】
棕尾蚁鹩的叫声为短小、高音、上升的颤音,鸣叫则表现为一系列“seep-seep-seep-”的鸣声,有时也被描述为高音的“swee, swee-swi-swi-seeseeseesr”。
【繁殖习性】
关于繁殖生态的研究尚少。它们于二月开始筑巢,巢为侧入口的圆顶状结构,主要由枯叶构成,并位于茂密的灌木丛中。
【外型辨识】
与类似的蚁鹩相比,棕尾蚁鹩通常更擅长使用森林的中层环境,并通过识别其独特的鸣叫声来辨识。该物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鸟类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无危物种(LC)。棕尾蚁鹩曾被称为“Rufous-tailed Antwren”,后归入Epinecrophylla 属。这两个亚种分别是指名亚种E. e. erythrura 和E. e. septentrionalis。分布范围包括南美亚马逊地区的西部,而在巴西的分布仅限于西北部。
【保护状况】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鸟类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棕尾蚁鹩广泛分布在拉丁美洲,具体包括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