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耳鹦鹉
英文名:Blue-eared Lory
学名:Eos semilarvata
【简介】
蓝耳鹦鹉属于鹦形目长尾鹦鹉科红蓝鹦鹉属,是该属中最小的种类。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摩鹿加群岛的塞兰岛。
【外形特征】
蓝耳鹦鹉拥有鲜明的外观,其体长约为24厘米。鸟体主要为鲜艳的红色,头部两侧、下巴及耳羽覆盖蓝色,腹部和下尾覆羽呈现深紫色蓝色,并带有黑色翼条,前者分布蓝色斑点。成鸟喙为橙色,幼鸟喙则呈粉色。
【鸣叫特征】
蓝耳鹦鹉的叫声尖锐刺耳,特别是在飞行时。其常发出“EEK”或“EE-ER”的重复音节。
【生活习性】
蓝耳鹦鹉主要栖息于塞兰岛的山区森林,最常在1600至2400米的高度活动,虽然偶尔会下降至800米。它们通常结群活动,以依靠开花树木提供的果实为主要食物来源,包括海拔较高的树藓。
【繁殖习性】
蓝耳鹦鹉通常结对或成双活动,在树洞筑巢,通常每巢产卵2枚左右,育雏期约为26天,幼鸟约在10个星期左右离巢开始飞行。
【外型辨识】
区别于红颈鹦鹉和紫颈鹦鹉,其特征在于腹部的深蓝色及宽蓝脸颊和喉咙区域。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9年的评估标准,蓝耳鹦鹉被列为近危物种(NT),其种群数量在减少。
【地理分布】
蓝耳鹦鹉仅生存于印度尼西亚的塞兰岛上,海拔1200米以上的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