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鹦形目 > 长尾鹦鹉科 > 红蓝鹦鹉属 > 蓝纹鹦鹉

蓝纹鹦鹉

英文名:Blue-streaked Lory

学名:Eos reticulata

【简介】
蓝纹鹦鹉(学名:Eos reticulata)是一种归类于鹦形目长尾鹦鹉科的鸟类。该鹦鹉种类主要分布在印尼摩鹿加群岛南部的特定岛屿,包括塔宁巴尔群岛和巴布尔岛。

【外形特征】
蓝纹鹦鹉体长约31厘米,体重在145至155克之间。其主要以红色羽毛为主,脸上和颈部后部散布着电蓝色羽毛,颈部下方有一条靛蓝色条纹。背部呈蓝黑色而带有红色斑点,飞羽为红黑色相间。尾巴部分也是红色带有光泽。眼睛的虹膜呈亮橙红色,喙弯曲短小且亮橙红色,爪子黑色而脚灰色中等。

【生活习性】
它们主要于低地森林、边缘森林地带、种植园和红树林中活动,常以各级组成的团体形式行动。它们的食物主要包括花蜜、花粉、水果和少量昆虫。

【鸣叫特征】
蓝纹鹦鹉在飞行时会发出尖锐如“kreet!”或“kchi-reet!”的叫声,在静息时拥有更多样化的叫声,包括尖锐且刺耳的各种声调。

【繁殖习性】
每个繁殖季节通常一窝产2枚(或多达3枚)卵,约25天的孵化期后,雏鸟会在12周左右离开巢穴。

【外型辨识】
蓝纹鹦鹉体长约31厘米,体重在145至155克之间。其主要以红色羽毛为主,脸上和颈部后部散布着电蓝色羽毛,颈部下方有一条靛蓝色条纹。背部呈蓝黑色而带有红色斑点,飞羽为红黑色相间。尾巴部分也是红色带有光泽。眼睛的虹膜呈亮橙红色,喙弯曲短小且亮橙红色,爪子黑色而脚灰色中等。

【保护状况】
工业界和自然界中心组织定期在其分布区域内进行监测,以确保确认个体数量的长期稳定。现正积极调查人口违捕的程度,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非法捕捉问题。同时,保护所有岛上的适宜森林区域亦对维护蓝纹鹦鹉生存环境至关重要。希望这些行动能支持其在野外的生存。

【地理分布】
此鹦鹉分布于塔宁巴尔群岛和巴布尔岛,塔宁巴尔群岛包括亚姆登纳岛和拉拉特岛。按照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分类,蓝纹鹦鹉被列为近危物种,面临主要挑战来自栖息地破坏和市场的非法捕捉。该鹦鹉种群的数量大概在10万到50万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