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鸲鹟科 > 黄鸲鹟属 > 西黄鸲鹟
西黄鸲鹟

西黄鸲鹟

英文名:Western Yellow Robin

学名:Eopsaltria griseogularis

【简介】
西黄鸲鹟(学名:Eopsaltria griseogularis),属于雀形目、鸲鹟科、黄鸲鹟属的小型鸣禽。该物种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西南部及南澳大利亚的艾尔半岛,在这些区域的森林环境中活动。

【外形特征】
西黄鸲鹟体长13.5至15.5厘米,体重18.5至21.5克。头部和颈部为灰色,眼部有明显的黑色眼纹。背部至橄榄灰,臀部鲜黄色或黄绿色。翅膀上有淡色条纹,飞行时更为明显。下巴和喉咙白色,胸部浅灰色,腹部和尾下覆羽为黄色。眼呈深棕色,喙和腿分别为黑色和黑褐色。雄性和雌性外观非常相似。幼鸟初期呈赤褐色,并有淡色轴纹,但随年龄增长,会逐渐出现成鸟特征。

【鸣叫特征】
西黄鸲鹟的鸣叫特征明显,包括缓慢重复的“chew-chew-chew”哨声和一对急促的笛音。它们有时会发出“tchair tchair”的哨音作为接触信号,并以爆发性的“churr churr”作为警告信号。

【生活习性】
西黄鸲鹟主要栖息于开放的桉树林、灌木丛及植被丰富的森林。它们主要食用昆虫,偶尔也会捕食小节肢动物和种子,常在地面捕捉食物,也会在树干和低枝上觅食。冬天,活动范围更靠近地面,更多时间用于地面觅食。

【繁殖习性】
西黄鸲鹟繁殖季节从7月持续到次年1月,繁殖高峰主要在9月至11月。通常一年尝试繁殖两次。西黄鸲鹟采用共建巢法,通常由雌鸟完全建造。巢呈现杯状结构,放置于树叉间,主要以树皮、草、枯枝和树叶构建,用蜘蛛网加固内部,并以干草和枯叶作为内衬。每窝产2枚,偶尔3枚蛋,孵化期约15天,幼鸟由双亲共同抚育。

【外型辨识】
西黄鸲鹟与分布在其东部的其近亲东黄鸲鹟相比,具有的灰色胸部和特定的分布区域差异使它们易于辨识。幼鸟在外观上可能与白胸歌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