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鹦哥
英文名:Austral Parakeet
学名:Enicognathus ferrugineus
【简介】
南鹦哥(Enicognathus ferrugineus),学名Enicognathus ferrugineus,也称为Austral Parakeet,是一种来自南美洲南部温带森林的攀禽鸟种。该物种主要栖息在森林和农田地区,在阿根廷与智利均有分布。
【外形特征】
南鹦哥属鹦鹉,成鸟约28-36厘米长,重约155克。其主要羽色为暗绿色,伴有红色和浅黄色斑块。具体特征如下:
- 主色系:体表呈暗绿色,带有深色边缘,腹部部呈现黄色。
- 特有标记:前额、面部和下方下部带有红褐色羽毛,腹部有广泛红褐色斑块。
- 飞行与尾巴:主要飞羽带有蓝绿光泽,尾部呈鲜艳红色,带有绿色尖端。
- 眼睛:眼周裸皮呈深色,眼珠为红棕色。
【生活习性】
南鹦哥多栖息于温带森林、橡树林、树木稀疏的森林区,会偶尔延伸至农田和牧场。不论是栖息还是觅食,南鹦哥都倾向于选择大片的温带森林群落。该物种主要以种子、果实、浆果与芽叶、球根植物、以及地下的种子为食,并在特定情况下会袭击农民的作物。南鹦哥通常成对活动,繁衍季节时会聚集成较小的群体。
【繁殖习性】
南鹦哥在繁殖期筑巢于朽木或大树木的空洞中,产卵数量每窝一般为4到8枚,孵化期大约26天。
【外型辨识】
与稍大型且色彩艳丽的细嘴鹦哥相区别,南鹦哥较为依赖其独有的较小喙、面部的小红斑和腹部的大红斑进行识别。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南鹦哥被列为无危(LC)物种。
【地理分布】
南鹦哥的分布范围主要在南美洲南锥体区域,包括智利的南区奥希金斯至艾森区和阿根廷从内乌肯省到圣克鲁斯西部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