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霸鹟科 > 纹霸鹟属 > 北美纹霸鹟
北美纹霸鹟

北美纹霸鹟

英文名:Western Flycatcher

学名:Empidonax difficilis

【简介】
北美纹霸鹟(英文名:Western Flycatcher,学名:Empidonax difficilis),属雀形目霸鹟科纹霸鹟属。为一种体型较小、外观呈黄橄榄色的鸟类。

【外形特征】
北美纹霸鹟呈黄橄榄色,头及眼周有显著的白色泪滴形眼环延伸至耳羽区域,上体色彩较深,下体偏黄,翅膀和尾巴颜色较深且尖细。雄性和雌性羽毛相仿,但幼鸟的上体和下体可能带有淡褐调,腹部及翼斑显现出肉桂色,有时胸部有橄榄色模糊条纹。

【鸣叫特征】
北美纹霸鹟的鸣叫通常包含快速重复的 "pseet", "ptsick", 或 "seet" 音符,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雄鸟的典型鸣叫声为响亮的 "pit pete" 或 "tse-seet"。

【生活习性】
北美纹霸鹟主要栖息于针叶林、混交林地以及靠近水源的区域。繁殖时期,它们在靠近溪流的较低树枝上筑杯形巢。迁徙时,它们偏好阴凉且植被茂密的地方,如沙漠深处的绿色地带。在非繁殖季节,它们会南迁,选择墨西哥的蒙特松林、河岸林地和热带林区作为栖息地。

【繁殖习性】
繁殖活动始于春季,雌鸟于树叉低矮的树枝上筑巢,每窝产2至5个卵。

【外型辨识】
北美纹霸鹟以独特的叫声和生境偏好作为区分标志。其上体颜色相对更深,翼斑对比显著,下体呈柠檬黄色,头部显得较小且尾部较短。DNA研究表明,可利用次级飞羽肉桂色边缘程度来可靠区分北美纹霸鹟和黄腹纹霸鹟。

【物种区别】
与其他Empidonax属的霸鹟不同,北美纹霸鹟以独特的叫声和生境偏好作为区分标志。其上体颜色相对更深,翼斑对比显著,下体呈柠檬黄色,头部显得较小且尾部较短。DNA研究表明,可利用次级飞羽肉桂色边缘程度来可靠区分北美纹霸鹟和黄腹纹霸鹟。

【保护状况】
北美纹霸鹟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保护等级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其繁殖范围覆盖加拿大西部到墨西哥南部的太平洋海岸森林和山地,以及落基山脉的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