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鹀科 > 鹀属 > 灰鹀
灰鹀

灰鹀

英文名:Grey Bunting

学名:Emberiza variabilis

【简介】
灰鹀,学名为Emberiza variabilis,属于雀形目、鹀科的一种鸟类。在东亚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有分布。

【外形特征】
灰鹀的个体较小,雄鸟夏季羽毛整体呈现独特的暗灰,并具有明显的黑色条纹;雌鸟和幼鸟则较为复杂多样:雌鸟下体为白色带有暗色条纹,幼鸟橄榄褐色并带有明显的黑色纵纹。

【生活习性】
灰鹀偏好竹林和多荫地带,在地上觅食。野外行为包括隐蔽的生活习性。繁殖季节通常为每年5月至8月,它们会以树枝上的昆虫喂食雏鸟。夏季栖息于中海拔的针叶林或阔叶林中,冬季则移至更阴凉的胶阔混交林和公园附近。

【鸣叫特征】
雄鸟的鸣叫含有3到5个独特的音节;雌鸟的叫声较为尖锐。

【繁殖习性】
灰鹀主要生活在日本北部、千岛群岛以及库页岛。每年冬天向南迁徙至日本南部、琉球群岛和台湾等地。

【保护状况】
灰鹀是受中国保护且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并被列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为无危物种。由于种类分布范围较广且数量较多,其生存威胁不大,但仍有部分地区的种群数量较少。

【地理分布】
夏季栖息于中海拔的针叶林或阔叶林中;冬季则移至更阴凉的胶阔混交林和公园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