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鹀科 > 鹀属 > 白顶鹀
白顶鹀

白顶鹀

英文名:White-capped Bunting

学名:Emberiza stewarti

【简介】
白顶鹀(英文名:White-capped Bunting,学名:Emberiza stewarti)是雀形目鹀科的一种鸟类。主要分布于亚洲中部的山地区域,包括哈萨克斯坦南部、印度北部、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区。

【外形特征】
雄性白顶鹀拥有精美的黑白色面部花纹,头部与颈背逐渐呈现为浅灰褐色,白色头部和黑色喉部形成鲜明对比。雌鸟色彩较为单色调,外表为暗褐色,并且头部有较淡的眼纹。在繁殖季节,雄鸟胸部两侧和腹部下方会呈现淡粉色,背部则呈现出栗色。在非繁殖季节,雄鸟的色彩较为暗淡,雌鸟与幼鸟的面色更为淡雅,胸部有斑点而非条纹。

【生活习性】
白顶鹀栖息于干燥的轻木林山地,喜欢在杜松和奇戈扎松树丛间生活。繁殖季节主要活跃于海拔1200米至2500米的山区,而到了冬季,它们会迁徙到低海拔地区的灌木丛、贫瘠农田和平原边缘生活。它们主要以植物的种子为食,同时也偶尔捕食昆虫。

【鸣叫特征】
白顶鹀的叫声由一系列颤音的嗡嗡声组成,常以单一高音结束,类似于“TZI-TZI-TZI-TZI-TZI”。其叫声中还包括尖锐的“tit”声和急促的“tchirit”声。

【繁殖习性】
白顶鹀营巢于地面或低矮灌木丛中,但具体的繁殖行为细节尚不明确。

【保护状况】
白顶鹀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Least Concern,LC)。被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和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内,得到了一定的保护措施。

【地理分布】
白顶鹀繁殖期间分布于哈萨克斯坦南部至印度北部的山脉,包括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土库曼斯坦东南部、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北部、克什米尔以及印度北部直至喜马偕尔邦中部。在非繁殖季节,它们会迁徙到印度西部和中部更为开放的地区。

【特别发现】
2013年在中国新疆首次记录到白顶鹀,这标志着这种小型鸣禽在中国新疆被确认为新的鸟类分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