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岩鹀
英文名:Lark-like Bunting
学名:Emberiza impetuani
【简介】
淡岩鹀,又称为Lark-like Bunting,属于雀形目鹀科的小型鸣禽类。体长为12至14厘米,体重约13至19克。
【外形特征】
成鸟的头部呈现出沙棕色,顶部散布着较深的棕色条纹,眉毛部位有明显的宽米色眉线,延伸至颈背部。下颏为淡色沙棕色,背部灰棕色带有深棕色条纹。上翼覆羽深棕色且边缘有宽阔的肉桂色,而飞羽颜色较深,边缘则为狭窄的肉桂色。其喉咙奶油色,胸部和腹部沙色,胸部偶尔有稀疏的细棕色条纹。两性鸟相似,幼鸟的色彩比成鸟稍淡,胸部略显棕色,sloggetti亚种相较于指名亚种显得更浅,边缘也更为宽广。
【生活习性】
淡岩鹀偏好半干旱的草地和灌木区域,尤其在岩石和沙质地带更为常见。它们主要与卡拉哈里地区相关联,包括西多汁草卡拉哈里和东草本纳马卡拉哈里。在干旱时期,它们也会进入较为湿润的环境。此外,淡岩鹀偶尔会在卡拉哈里地区的村庄花园中出现。
【鸣叫特征】
雄性的淡岩鹀的歌声是一连串持续2至4秒的啾啾声和嗡嗡声,联系信号为轻柔的“chip”音,警报信号是更为沉闷的“chut”音。
【繁殖习性】
未在原文中提及相关信息。
【外型辨识】
淡岩鹀与其他大群种子食鸟有一类似的集体活动习惯,但与其他类似雌性云雀雀鹀相比,缺少闪亮的黑色腹部斑点。
【物种区别】
未在原文中提及相关信息。
【保护状况】
根据IUCN发布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淡岩鹀被列为“低危(LC)”。
【地理分布】
淡岩鹀分布于非洲南部的卡拉哈里地区,包括安哥拉、博茨瓦纳、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及南非的某些区域。此外,作为旅鸟,它也出现在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以及斯威士兰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