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鹰形目 > 鹰科 > 黑翅鸢属 > 黑翅鸢
黑翅鸢

黑翅鸢

英文名:Black-winged Kite

学名:Elanus caeruleus

【简介】
黑翅鸢,又称灰鹞子或黑肩鸢,是鹰科黑翅鸢属的一种小型猛禽。广泛分布于非洲至亚洲东部以及澳大利亚。其黄色眼睛、黑色“肩部”覆羽与独特的飞行姿势使其在同类中极为显眼。

【外形特征】
成年体长30-37厘米,体重雄鸟197-277克,雌鸟219-343克,翼展77-92厘米。上体呈蓝灰色,下体为白色,具有显著的黑色“肩部”覆羽以及尖端为黑色的外侧初级飞羽。幼鸟上体有鳞状斑,胸部略带褐色。又称白色初级覆羽能区分不同种类。雌鸟比雄鸟大19%。

【生活习性】
擅长滑翔和悬停,多选在开阔草原、半荒漠及农地进行捕猎,尤其偏爱鼠类丰富地区。每日黄昏时饥饿感较强,会采取悬停或在空中盘旋的方式捕捉猎物。食性多样,主要捕食鼠类、鼩鼱、蝙蝠、昆虫和小鸟。

【鸣叫特征】
鸣叫声尖锐,特别是夜间或天气变化时更为明显。

【繁殖习性】
繁殖期一般在夏季或雨季开始,巢穴筑于平原地区开阔地带的树叉或灌木丛,主要使用枯枝和杂草。每窝3-4枚卵,孵化期30-35天。雏鸟在出巢后还会依赖父母喂养额外12周左右。

【外型辨识】
主要区别于其他同属物种的成年鸟在体型和颜色的细微差别。

【保护状况】
黑翅鸢现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认定其为无危种(LC)。但仍受到栖息地破坏和环境毒素使用等因素的威胁。2024年,陕西西安渭河湿地发现新的黑翅鸢族群。

【地理分布】
该物种分布在印度、阿尔及利亚、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及欧洲南部等国家或地区,在中国主要见于华东地区,为候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