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鹦形目 > 长尾鹦鹉科 > 折衷鹦鹉属 > 红胁绿鹦鹉
红胁绿鹦鹉

红胁绿鹦鹉

英文名:Moluccan Eclectus

学名:Eclectus roratus

【地理分布】
红胁绿鹦鹉,学名Eclectus roratus,栖息于印尼摩鹿加群岛北部和中部等地,主要分布于低地和丘陵森林区域,有时还会出现在椰林、种植园或人类居住区。

【外形特征】
红胁绿鹦鹉属于鹦形目长尾鹦鹉科折衷鹦鹉属的鸟类。雄性体长约为35-42厘米,雄鸟全身主要为翠绿并带蓝色翼缘,翼下覆羽为红色。雌鸟则呈现出独特的红紫色装扮,腹部略带紫色,喙部为黑色,眼睛带有蓝边。

【生活习性】
它们生活方式较为社会性,通常集群活动,早晨会在树林上方游荡,发出尖锐而刺耳的叫声。主要食素,以水果、坚果、花与花蜜等自然食物为主。

【鸣叫特征】
红胁绿鹦鹉在自然环境中会选择大型树木的空洞作为繁殖巢穴,雌鸟负责产卵孵化,通常产下2枚蛋。孵化期约28天,雏鸟出生后由雄鸟协助喂养,70-80天左右完成换羽。

【保护状况】
该物种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保护对象,受全球保护组织关注。

【外型辨识】
红胁绿鹦鹉在两性间存在显著的外观差异。雄鸟全身主要为翠绿并带蓝色翼缘,翼下覆羽为红色;雌鸟则呈现出独特的红紫色装扮,腹部略带紫色,喙部为黑色,眼睛带有蓝边。

【繁殖习性】
红胁绿鹦鹉在自然环境中会选择大型树木的空洞作为繁殖巢穴,雌鸟负责产卵孵化,通常产下2枚蛋。孵化期约28天,雏鸟出生后由雄鸟协助喂养,70-80天左右完成换羽。